湖北黄冈: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

4月4日,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壮大光伏产业,进一步推进大别山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区。重点支持红安麻城、黄州等地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光伏装备等。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
第三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减排行动

(一)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科学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全市碳排放峰值预测、达峰时间表和路线研究,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碳排放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疫后重振和绿色发展要求,进一步摸清“家底”,统筹设定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科学编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制定并逐步落实全市“十四五”期间的碳排放达峰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续推动实施。

(二)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推动医药化工等产业绿色化改造,鼓励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创品牌增效益,加快建材等优势资源产业提档升级和边角废料资源化利用。坚持“以气定改”的原则,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推行鼓励园区进行集中供热,继续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多方参与供气、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储气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市场化。针对水泥、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鼓励从原料、工艺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从生产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全面推行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发挥水运占地少、能耗低的优势,减少重载柴油货车运输占比。依托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黄州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统筹农村交通、邮政、商务等网络资源,建设“多站合一”物流节点。持续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和公租车。完善城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形成衔接便捷、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公交场站格局,建设城东新区路口公交停保场。优化调整城区公交线网结构,努力形成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多元需求的营运服务体系,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建设公交都市。

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心城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加强部门联动,建设白潭湖片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规划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加快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煤炭、煤共伴生资源、煤矸石、矿井水等实施协调开发和综合利用。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严格落实2023年执行国VI车用汽油B阶段标准,有序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培育天然气消费市场。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壮大光伏产业,进一步推进大别山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区。重点支持红安麻城、黄州等地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光伏装备等。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在武穴、红安、黄梅等地重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开展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察。支持英山、罗田、浠水联合推进地热能开发。加快推进黄梅紫云山、罗田平坦原以及上进山等抽水蓄能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第二节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一)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通过工艺技术改进、设备提升改造、末端治理等多种手段,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控制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

(二)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减少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节肥技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推广全量还田利用技术模式,稳步减少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高碳氮养殖废水处理,推动建立畜禽粪污全链条养分管理制度,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畜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稳步减少。

(三)控制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

进一步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做好城乡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分别做好农村易腐垃圾就近堆肥(沤肥)利用处理,城区餐厨垃圾专项处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两网整合”,实现垃圾收集处理源头减量、回收利用便捷高效。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垃圾渗滤液、工业污水处理中积极引入厌氧消化池,加快甲烷转化、脱氮等技术应用,提高甲烷回收、利用效率,控制氧化亚氮排放。
第三节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促进工业升级转型

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全市持续落实“散乱污”整治行动,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开展重点行业技术工艺改造,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本,加快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水泥行业实施高固气比熟料煅烧、大推力多通道燃烧等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玻璃行业在产生产线使用清洁能源比例及余热综合利用比例,推广应用玻璃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预热发电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

持续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清洁生产审核机制,扩大自愿审核范围,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或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有效实施强制性审核。推进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加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装备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推动产能向优势企业、资源产地、品牌产品聚集,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持续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创建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示范工程。

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按照生态化的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关联紧密、资源共享、物质循环的生态工业体系。加快推进黄冈高新开发区、浠水经济开发区、红安经济开发区、罗田工业园、团风经济开发区、英山经济开发区6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推进产业机构调整优化,加快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行业低碳排放转型。推进蕲春节能灯工业园、中国页岩砖都节能示范区、中国高新节能机电产业园、黄州废橡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支持龙感湖、武穴田镇、黄梅小池等循环经济试点和蕲春、黄冈、麻城低碳产业园建设,在园区内实现不同产业、企业间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的产业链和废弃物利用链。到2025年,基本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二)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推进生态种植业建设。依托自身特色,高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背靠“大别山区域”,开辟大别山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药材园、桑园、花卉苗圃等。大力实施“一片一品”战略,培育各县乡镇特色产业。加强黄冈城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规模,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大力开发保健型、有药用价值山野菜的生产、加工和储藏、保鲜。大力发展以沿江经济带7个县市区为骨干的滨江滨湖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强力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重点打造2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4个县级区域公共品牌。

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养殖。持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市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发展环保高效型畜牧业,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至2025年,全市畜禽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比例持续提升,基本完成产业转型。

(三)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坚持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推进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实落细。全力推进黄冈最美长江岸线建设,扎实推进“八大重点任务”。加大与省各资金平台的对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实施一批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项目,将黄冈市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推进武汉城市圈、黄团浠生态环境保护与一体化发展。对接武汉城市圈,严守资源利用上线,推进“一区两带”城镇发展,不断推动黄冈长江经济带、黄冈市临空经济区和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动黄团浠一体化,积极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环境共治、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质量,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项目、资金安排和先行先试等方面优先考虑黄团浠,使之建成为大别山“两山理论”实践试验区中的“试验区”。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整合三地长江岸线资源,提升开发层次,打造黄冈临港经济核心区。围绕长河、巴河两条跨境河流,开展沿河流域统筹规划和一体开发,将两河流域打造成黄冈全市水生态样板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带。

(四)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