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95%消纳红线的悲喜观

管永生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编辑:jianping 消纳红线
  日前,新能源放开95%消纳红线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有关各方强烈关注。据媒体报道,市场流传一份机构调研报告预测,在大力度推动新能源发展背景下,电网公司大概率放开95%的消纳红线,以接入更多的新能源。

  一石激起千层浪。敏感的资本市场用光伏板块股票大涨表明了态度。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取消这一限制,对于风光装机量的刺激将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驱动产业链利润的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给过剩扭转的拐点很可能提前到来。

  作为门外汉,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异动不明就里。同时,对有关人士闪烁其词的分析也不甚了了。外行人看热闹,总体感觉这是大家乐见其成的喜事,我等坐下来围观听戏就好。

  但是,随着舆论进一步发酵,以及相关专家剥丝抽茧式的解读,部分“吃瓜”群众开始躁动不安,总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先前的“分析人士”可能对此存在“误读”,利好的市场也许是被盲目乐观的情绪渲染所致。

  语言的艺术妙就妙在不只有字面意思,还会暗藏弦外之音、言外之间,机锋百出。放开95%的消纳红线,并不意味着进一步提高消纳比例;接入更多的新能源,也不意味着光伏全额保障性收购主体增加。

  事实上,去年山东省负电价事件就已经为放开95%的消纳红线埋下伏笔,随着分布式光伏野蛮生长,已经对电网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设置95%的消纳红线,原本是想让新能源发电走出愈演愈烈的弃风、弃光的幽暗时段,使方兴未艾的新能源发电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颇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意味。

  然而,让决策者始料未及的是,在全额保障性收购、95%的消纳红线等政策的加持下,无孔不入的资本见缝插针、长驱直入,“开了挂”的光伏发电一路狂奔,绝尘而去,渐渐朝着非理性的发展方向滑去。

  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并网光伏装机容量2163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1200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9629万千瓦。“集中式”“分布式”你追我赶,双轮驱动,迅速将光伏装机规模推向新的高度。

  步子太大,容易拉胯。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能源电力,电网调节已经不堪重负,系统安全如履薄冰。尚在紧锣密鼓构建中的新型电力系统,还没有能力抗衡新能源电力的巨大潮流。所以,放开95%的消纳红线不仅是为电网,更是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预留下一块缓冲地带。

  有专家认为,只有光伏发电全部纳入现货市场,才能让疯狂的资本回归理性,让光伏步入高质量、健康的发展轨道。

  近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已徐徐展开,分布式风电即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光伏发电的“悲喜剧”会不会在风电领域上演?这已经成为横亘在人们心头的问号。

  尽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专一态度值得称道,但是,也容易陷入一条道走到黑的思维困境。随着新能源规模不断壮大,消纳问题更加凸显。如果只盯着上网这一条路,就会重现“雪拥蓝关马不前”、节日高速之“囧途”的窘境。

  换一条道路也许会邂逅不一样的风景。新能源发展是大势所趋,不会逆转。但是,必须转变思路,尝试新的消纳方式,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健康发展。好在这样的探索已经开始,比如用电化学储能消纳,以制氢方式消纳等等。

  这样看来,放开95%的消纳红线并不是坏事!有道是,丢掉奶嘴方能长大,光伏如此,风电亦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