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至中局 论增量配电网的困境与未来

张越月 来源:能源评论 编辑:jianping 增量配电网
被视作“电改重要任务”的增量配电试点,正在驶入快车道。首先看推出频次:从2016年11月27日第一批试点名单公布到第二批名单公布,相隔整整一年。而第三批试点公布的间隔却缩短了5个月,试点推进速度比以往加快了近一倍。几乎在第三批补充项目发布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已组成六个小组,前往试点项目较为
如何管好公有地


1968 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加内特·哈丁(Garrett Hardin)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公有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哈丁假设了一个场景: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有牧民冒着草场上羊已经很多的风险,继续增加羊的数量,以提高收入。一开始,和庞大的基数相比,区区几只羊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但随着更多牧民加入,羊群数量无限制增加,草场质量一天天下降。最终,公共草场因过度放牧成为不毛之地。


哈丁的假设隐含了一个规律:在市场形成初期,参与者往往不会注重市场环境的构建和维护。要避免公有地悲剧,让市场实现良性运转,监管必须在一定时候及时出手。监管之下,参与者也将更为理性。


当下的增量配电市场,和这块草场有相似之处。两者皆是资源,都正向外部打开大门——试点要求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业主,但并未就此着手建立针对性的监管体系,而现有的监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缺乏管理,导致不当的过度开发或大量重复建设,可能会增加投资和协调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增加供电的安全风险。


另外,如果缺乏到位的引导,普遍服务也难以保障。当下,配电网仍具有典型的公共服务性,但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更多是出于盈利的目的,投资具有选择性,对收益较差的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旦引导不够到位,也会导致普遍服务无法落实。


在此前的试点中,政府的角色偏向政策制定者和信息发布者,但随着改革进入中局,政府或需要及时转变观念。除了出台涉及到价格、区域划分、配电网规划、并网、电网调度运行、监管等诸多方面的细则之外,更需全面加强监管。


此外,配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运营者多元化,直接造成监管对象增多、监管难度显著加大。马莉认为,应加强对增量配电企业收益,电网建设、运营,履行保底供电服务义务等方面的监管,保障试点工作规范开展。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震行认为,需通过配电网改革实践建立和完善相关体系,包括建立退出机制,强制不能履行配电网运营义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从配电网企业的外部信息入手,通过建立多个配电业务样本的服务质量和绩效指标的比较,揭示有限但满足监管所必要的信息,减少和克服监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同时他认为,透过多个配电业务的绩效比较建立标尺竞争,还能促进被监管对象服务质量和绩效的不断提高。


接下半程怎么走


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一份让人欣喜的报告: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创6年来新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长的有力支撑之一,就是电网建设。


据测算,仅在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当下,加快增量配电改革,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还可为社会资本开辟一个投资回报相对稳定的空间。但前提是,改革一定要在后半程加快速度、切实落地。


心理学中有一个“半途效应”理论,即一段旅程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很多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导致半途效应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半途效应越容易显现;二是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受到半途效应的影响。


当下,增量配电试点已经到达中场,参与者遇到半途效应或将不可避免。采访中,多位配售电公司的相关人士认为,要想减少半途效应对改革的影响,市场参与者一定要调整心态,并且明确目标、保持耐力。


对于明确目标,扬中高新区配售电公司董事长周鹏认为,任何改革都无法一蹴而就,偏见、误解都属于事物正常发展的规律,要允许相当一段时间的试错和磨合。前路很长,不要纠结于眼前的问题或者困难,把目标定得高一些、才能走得远一些。在大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参与者一定要敢于担当,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对于保持耐力,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温一黄认为,稳住步伐很重要,改革不要着急。参与者要在大目标之下,根据情况不断迈开小步子。市场化改革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在具体项目中,一定要根据需求逐步增加负荷,一步一步、边走边看、不断总结。


后半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让增量配电建设适应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创造更优质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已基本平衡,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大幅上升。随着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微电网、电动汽车、用户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各种新生事物的涌现,配电网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基本服务,还要有以智慧绿色为特点的增值服务。


作为增量配电的第一批试水者,智能用电当下已经在深圳前海蛇口配售电试点区域开始布局。


丁震行介绍,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前海配电侧和用电侧数据的智能采集,实现电能开放共享、实时计量、信息交互与主动控制。在安全、公平的基础上,以有效监管为前提,打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下一步,待智能用电数据全面介入后,将充分地支撑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


丁震行认为,政府的决策和推动非常重要。因为要想推动一流智慧城区与多能协同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片区整体用能效率的高效、低碳、环保,需在顶层设计和用能政策上全面统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