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央企的屋顶开发体验:分布式光伏亟待政策突破

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编辑:wutongyufg 屋顶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
“业主没有积极性,主要就是利益的驱动力不足。”对于项目推动不力的首要原因,刘女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系统性开发也难
  作为另外一家知名清洁能源央企分布式光伏项目负责人,杨先生最近也有点犯愁。他告诉本刊记者,公司已就分布式光伏发展目标对他提出了明确的KPI。
  显然,他也把屋顶资源列为了分布式开发的第一难点。据他透露,公司内部对于屋顶资源有一个较明确的排序,首先是政府机构公共建筑屋顶,其次是央企、国企屋顶,随后才是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及大型民企的屋顶。
  不过,刘女士的屋顶开发经历显示,杨先生眼里如同“香饽饽”一般的央企屋顶资源的开发难度,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刘女士最接近开发成功的一个项目, 是该央企位于河北某地的一个研究机构的屋顶。该项目于2013年立项,设计装机约1兆瓦,立项至今共召开了三次项目专家评审会。尽管每次评审结果均显示该项目具备良好的投资前景,但项目至今却仍未动工。
  这对刘女士的信心和耐心均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此前,她一直信心满满的力图推动整个集团分布式光伏资源的系统性开发。
  实际上,按照现有政策及市场环境来看,这种由央企集团内部企业开发兄弟单位屋顶资源的形式,甚至可以被称为国内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的最佳模式之一。
  但在河北项目中,刘女士所遭遇的难题,却并不比其他市场化合作项目更少。
  “在预期上,业主企业就认为,他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利益很不成比例。首先,项目规模不大,利益上没什么吸引力;其次,还可能面临屋顶漏水和丢失财物的风险。”
  刘女士告诉《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对于该项目所在研究机构的领导而言,尽管表面上的经济账是合算的,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却有可能给业主带去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对建筑业主心态相对更为了解的于金辉则认为,能否打消业主对于建筑安全以及施工运维影响其生产生活方面的顾虑,的确是分布式光伏能否被业主接纳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处和利益都被你拿走了,我为什么要配合?”刘女士说,由于对光伏发电缺乏了解,许多业主单位的领导都以为她积极推动分布式的背后,肯定还有很多账面上看不到的好处。
  “我又干嘛费那么大的劲却还要背这样一个名声呢?”原本还打算利用集团行政力量来推动开发的刘女士反问道。
  似乎,这对双方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后期运维:烦、烦、烦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董国琛介绍说,常有会员企业反映,分布式项目在电网接入等配套方面,常常会面临电网部门工作效率不高、程序繁琐的问题。
  市场一线经验丰富的赵军安,显然对此更有感触。他介绍说,如果项目只是低压接入,相对还算容易,时间也较短;若是需要高压接入,则在手续申报、审批等方面,均需要面对冗长的等待。
  不过,在光伏大发展背景下,电网的工作效率也正在不断提高。多位调研参与者均表示,相对而言,电网现在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流程也正在逐渐简化。
  相对于电网接入以及电费收取方面的不确定性,虽然后期运维被不少调研参与者列在了较靠后的位置,但其“出境”频率显然却不低。
  多位调研参与者都认为,后期运维可能是一个更不易对付的难题。
  “怎样保证25年的电费能够顺利到账,始终是高悬在电站企业头顶的利剑。但要保证电站25年安全平稳的运行,则是个更大的挑战。仅仅是电池板的清洗,就够让人挠头的,特别是油污比较重的地区。”包钢说。
  刘女士显然对此比较认同,几年来,她参观了许多屋顶光伏项目。她认为,屋顶电站的清洗的确是个不太好解决的大麻烦。“北方地区的环境太差,空气中油污很重,电池板上很容易形成厚厚的一层污秽物,极不易清洗。”
  她说,这也成为集团旗下企业领导常常拿来说事儿的一个理由。
  “谁也不乐意接受外来人员在房顶上去清洗电池板,那会带来一些新的安全隐患。”何况,如果需要对屋顶项目进行系统维修或维护,很可能还要业主生产停业予以配合,这更不容易被业主接受,刘女士介绍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