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储能的战争

燕十柒 来源:建约车评 编辑:jianping 储能马斯克电动电池
前言:此时此刻,每一个身处储能行业的从业者都是那么的困惑。这块看似前景不可限量的世界里,却偏偏是个死局。他们困惑的是,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们,为何要以甚至于低于成本的价格去投标,宁可赔本也要赚吆喝,只是为了搞死竞争对手,日后垄断市场,独享利润?今天,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如似锦般繁花,这片土地上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大产量的锂电池,也诞

2018年8月2日,比亚迪放出一条令国内储能圈震惊的消息。在一个名为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负责比亚迪储能业务的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峰对外宣布,比亚迪将不再参与国内的储能招标项目,只做储能设备的供应商。


一众哗然,因为比亚迪一直都是中国电池储能市场的领军者,早在2011年国家搞当时全球最大的风光储(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张北基地之时,比亚迪就一直站在国内市场的金字塔顶尖。放弃竞争,就意味着放弃这个极具前景的市场,更何况当时业界已经得到消息,不少省份和相关单位也已经放出话来,将在下半年和明年上马几个大工程。


这个时候退出,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比亚迪的如意算盘不是从此彻底退出储能市场,而是集中资源搞利润更高的国际市场。


外国的电网系统远不如中国发达,中国每年花在电网改造和建设上面的钱至少有3000亿元人民币之巨,让国外同行艳羡不已。电网落后,就只能拿储能来凑,所以国外发达国家向来有注重电池储能项目建设的传统,最终导致海外储能市场比中国发达许多,也更早地摸索出了更加完善的储能项目盈利模式,这个市场的参与者的利润也就不像国内竞争激烈相互压价这样,苦哈哈的。


比亚迪做进入储能领域,从王传福在2008年就设立专门用来从事电池储能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就已经开始,并且早在2011年接了美国雪佛龙4MWh储能业务,向海外出口了第一个集装箱,就打开了国际市场。


2014年开始,毫无征兆地,美国调频储能市场突然爆发。在此之前,由于已经与美国公司储能项目的合作经验,当时的张子峰团队正在与美国的一家电力服务公司经历了多轮的价格谈判。在此之前这家美国公司已经就储能电池调频的相关技术指标和细节跟比亚迪方面进行了反复沟通,张子峰团队也基本上拿出了适用于美国电力系统的电池储能方案,但就是价格方面双方始终谈不拢。


无心插柳柳成荫,此时另一家美国公司主动找上门来,直接以一个集装箱100万美金的价格向比亚迪下了订单,第一个订单的十几个集装箱还没等出货,第二个订单又马上下来了。


到第二年(2015年),加上另外两家能源企业的订单,比亚迪总共向美国储能市场出口了100个集装箱,132MW的储能电池产品。我们可以算笔账,比亚迪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相当于4.7元/Wh(2015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23),这个价格几乎是当时国内价格的2倍(国内2.5元/Wh)。


如果算上退税,那么利润则更高。


当然,美国的电力服务公司肯花大价钱购买电池,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应用在调频领域的储能项目相当挣钱,之后就连张子峰都惊叹:“没想到能这么赚钱,两年多就收回成本。”


而在中国市场,同样的储能调频服务项目要收回成本,至少要八年。


在美国市场赚了票大的之后,比亚迪的海外储能之路便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之后的两年,英国的电池储能市场一发不可收拾,在当地新能源界和储能界的专家游说下,英国政府相信电池储能可以在电力市场发挥很好的作用,终于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市场。此时恰巧比亚迪的光伏团队一直与英国新能源产业界有着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很多英国的光伏发电站使用的都是比亚迪的光伏板,也就自然而然地购买了比亚迪的储能产品了。


之前储能产品是光伏产品的附加商品,现在反倒关系反了过来。但不管怎么样,到2018年底,比亚迪在总共向英国出口了240个储能集装箱,且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


到目前为止,比亚迪的电池储能产品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经接近600MWh,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电化学储能供应商。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比亚迪宣布退出国内电池储能市场招标的背后逻辑了,与其在一个恶性竞争的市场,杀低价的方式来获取项目还不挣钱,不如去国际市场上获取丰厚的利润,更何况到了每每到了下半年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旺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本就已经跟不上其逐渐上量的新能源车的需求了。


同样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能够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加高昂的利润,让国内同行非常之羡慕。但羡慕嫉妒恨没一点用处,这只是人家当年先人一步的作出智慧决策的必然回报罢了。


2014~2015年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火起,国内所有的锂电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动力电池仍旧供不应求,彼时几乎全部企业都把目光放在国内如火如荼的电动车市场,根本就无暇顾及海外还有一个电化学储能市场。


实际上,早在2009年国内的电池储能市场要早于动力电池市场就已经开始启动,之后看到些许光明前景的锂电池企业都宣称要战略布局储能,但需要落地的时候才发现每个厂家投入的资源并不多,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有了补贴,所有公司又一窝蜂地做动力电池。


待到动力电池市场产能饱和,整个行业面临血洗之时,看到国际储能市场利润丰厚,看到国内储能市场风口渐起,又想回过头来做储能了。


储能巨头比亚迪肯答应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