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知名光伏逆变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大约有20多家。由于中国光伏大规模应用市场启动在即,国际一线逆变器品牌正积极布局中国市场。而这其中,北美领先的逆变器生产商美国赛康科技公司的中国策略独树一帜。
美国赛康科技公司自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超过100兆瓦的项目投入运行,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地面太阳能电站江苏徐州20兆瓦光伏电站。据美国赛康科技公司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张宇先生介绍,实际上这并不是赛康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早在2003年和2004年,赛康公司就先后为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和上海新江湾城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了300千瓦和5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自2009年在深圳和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开始,赛康与协鑫集团旗下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全面参与国内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江苏徐州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就是由中环光伏实施建设、由赛康公司提供光伏逆变器的大型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也是赛康在中国的第一个兆瓦级项目。自从与中环光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之后,赛康便不断出现在国内大型光伏电站项目之中,如江苏盐城3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宁夏平罗1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中电投江苏大丰20兆瓦薄膜光伏电站等等。2010年9月24日,赛康公司又与中环光伏签订合作生产协议,双方将以赛康技术为核心联合生产光伏逆变器。
对于赛康来说,这些仅仅是其CEO-Steve Rhoades先生提出的“赛康要成为一个中国本土化公司”的开始。据张宇先生介绍,赛康公司全球主要生产基地早已搬迁至深圳保税区,赛康全球80%以上的产量都由深圳工厂完成。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功率逆变器制造商,赛康目前产量中的60%是在其大本营北美市场消化,在北美地区100千瓦以上大型逆变器市场份额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余40%分别销往欧洲(25%)和亚洲(15%,主要是中国)。
在欧洲,对于大功率逆变器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例如赛康曾参与的法国拉梅斯18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捷克共和国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和最新赢得的希腊20.5兆瓦项目,都是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典型应用案例,但由于为一般民众提供基本电力供应的小规模光伏发电应用依旧十分普遍,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市场仍将是小型逆变器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中国市场则不同,至少目前看来,中国的主流应用方向是大型地面并网电站和适合大容量逆变器集成的、运用于大型公用事业单位的屋顶发电项目。由于国内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还不太成熟,所以对于赛康公司而言具体的市场开拓困难不少。对此,赛康的策略是以技术优势取胜。据张宇先生介绍,赛康新一代大型光伏逆变器里加入了其在业界首创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理系统,类似的技术门槛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赛康的竞争筹码。
张宇先生同时还表示,未来光伏逆变器的技术门槛至少会有两点:第一,并网要求——目前国家电网已经针对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提出了并网标准,近期可能会正式推行,其中很多技术要求都需要有实际并网的经验;第二,随着国内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发电量会成为一个更显著的指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两点对于在全球市场已完成2吉瓦销售业绩的赛康公司而言,恰恰是优势所在。据张宇介绍,目前国内处于第一集团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大约有四、五家,共占据了70%-80%的市场份额,而赛康正是其中之一。
以技术换市场是赛康公司为深入中国市场而开辟的一条独特道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光伏产业都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但由于中国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启动较为缓慢,国外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真正实现扎根中国的例子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应用市场还未大规模启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不同。从过去三十年的中国市场化之路来看,以技术换市场一向是国内市场开放的前提,尽管对这一策略的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多数产业都是在这一思维的主导下发展起来的。赛康公司的中国市场化之路,不失为其他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或希望进入国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之借鉴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