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三国|囚徒困境的最佳策略,不要策略?

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编辑:admin 光伏 电站开发 央企 
预测地方是否有好脸色的办法只有一个,你是不是带着配套产业投资去的。这也正是多数电站投资企业特别是央国企们的尴尬
很自然的是,也有央国企开始考量进入制造业的议题。毕竟,无论与谁合作,受制于人倒是小事儿,关键是要分出去一些利益,让原本就受组件价格高企和电价低廉双向夹击的电站投资收益空间变得更为狭小,致使不少项目还得坐等组件降价才算得过来账。

“我们的确在认真考虑上马光伏或储能制造业务的可行性,不然今年的项目开发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从各种散乱的消息和传言中来看,发出类似声音的央国企似乎不止一家,更有已经行动起来的,比如华润。


03
在去年最后一天发表的《2022年光伏行业猜想:灰犀牛与价格战》一文中,对地方政府、金融资本及业外产业资本的介入可能会推动光伏制造业进一步扩产扩张的情景,老吴曾有过一些预估。

事实证明,那些预估可能有些保守了。

今年前几个月,动辄上百亿乃至数百亿的光伏制造投资计划,不断刷新着行业的历史记录。从投资情况来看,业内老企业的临时动议性而非计划性扩产行为越来越多,新进入的“门口的野蛮人”也越来越多。

整个行业的扩张,由此进入了一种难以估量的模糊状态。

传统的行业竞争格局也因此正在发生变化,企业过去的战略布局乃至营销模式,似乎都存在着失灵的风险。

一位著名的光伏制造企业CEO问老吴,这样扩下去,已是红海的光伏制造业恐怕就要变成深红了,以后在这个行业里还怎么玩啊?

此刻,也许有不少光伏制造企业的心境,都越来越与2010年时相似。在全行业大肆扩产扩张的浪潮下,扩,还是不扩?

2010年夏天,老吴曾用几个月时间走访了江苏、浙江、安徽及广东的许多光伏企业,拜访了众多业内朋友,他们眼里大都散发着如同当时天气一样热烈的激情。

一位硅片企业老总在电话里对老吴说:“我们也不知道行情为什么一下子这么火了,可一台炉子两个月就挣回来了,这么火的行情谁会不扩?”

这句话,在差不多两年后,与施博士那张广为流传的手掐眉间低头有些沮丧的照片,形成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戏剧张力。

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跑路的,跳楼的,黯然出局的……

历史是没有记忆的,但人有,亲历过2010至2013那段行业历史的业内朋友,眼下或许是最为纠结的,但也有可能是最为决绝的。

随着与电站投资企业合作模式改变对现有营销模式的冲击,以及投资产能可以立马换来利益的现实诱惑,让光伏制造企业纠结的,不仅仅是扩不扩的问题,还有要不要去或许根本不符合企业建厂要求的地方投建新的产能。

或许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此扩张可能带给行业可持续性危机。但是,管他的呢,就像某位业内朋友的调侃,只要扩不死,就往死里扩,我是龙头我怕谁?(文/吴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