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民企纾困六题

郭芳 李永华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jianping 减税降费光伏补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0期。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营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真的好。但近一段时间以来,民营企业似乎陷入了群体性困境,企业家们则表现出集体性焦虑。那么,民企之困从何而来?企业家们又在焦虑些什么?民企的出路又在哪里?导读: 题


各项收费仍然繁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推动降费的政策力度可谓空前。


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49项,共减少136项,减少幅度超过73%,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1项,共减少75项,减少幅度超过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1项,减少幅度为30%。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区、市)自主清理本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770项,其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平均减少至12项左右,其中涉企收费平均减少至3项左右。


然而,各项收费还是让企业家们苦不堪言。


湖南一家环保企业的执行董事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虽然国家出台了大量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举措,但企业实际税费负担却减轻不多。”他以所在的环保行业为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缴纳的费用还较多,如环评、安评、水评等评估报告收费仍然过高,人防建设费、地铁建设费、工会经费等费用名目繁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东莞企业家反映,他们在做项目申报、资格审查、资质申请等工作时,会涉及多种类目的第三方收费和高昂的服务费。“税费负担已经成为民营企业不能承受之重。”这位企业家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希望地方政府能够规范收费标准,清理收费乱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第三方收费确实令成本更高。”另一位企业家提醒说,“前两年简政放权的力度比较大,但如今感觉有点倒退,地方政府还是揽权,说白了,还要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


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相当于变相巨额加税


企业家们普遍反映,除去人工要素成本上升,土地、水、电、气等要素成本均处于高位,特别是土地和房产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增加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民间投资的意愿。


租金向来是零售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据上述零售业上市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价格的快速上涨,零售业的物业成本迅速上涨,成为零售业成本中上升非常明显的部分。零售业的利润率一般在1%~3%,而物业成本一般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涨,利润的增长远落后于物业成本的增长。


珠三角地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由于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大量收入,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相当于对居民和企业的变相巨额加税,导致企业制造业投资能力不足,而房价高企则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当下,中央已明确表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之下,火爆多年的楼市已初现“寒意”,缓解房价高企对投资和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可期。


更大规模减税在路上


更大力度的减税当然也是企业家们热切期盼的。


从财政部7月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91629亿元,同比增长14.4%。


因此,很多企业家认为,从这些数据来看,减税仍有较大空间。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7、8月份财政收入增幅已分别回落至6.1%和4%,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速会低于以现价计算的GDP增速。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9%,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为36.8%;2016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8.2%,2017年为27.2%,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特别致辞时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之后,刘昆也出来表态称,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并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


官方不断释放的信号使外界相信:一大波减税降费政策已在路上。


当然,政策的落实至关重要,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行动起来。


以湖南为例,10月1日,湖南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方案》,从持续降低税费负担、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降低用能用地成本、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等8个方面发力,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有较好发展前景、一时遇到较大困难的企业,依法依规实行税费缓收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