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容文:“跨界者”才能真正激活光伏应用市场

专访北控绿产(青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容文博士 传统电力集团以及传统的能源企业,对于新能源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他们一方面也明白能源变革是历史的必然,但另一方面却难以舍弃既得的利益。所以,这个格局或许也只能依靠跨界者来打破

 

  此前,在西北投资光伏电站的大约有三种“人”,他们的投资心态是不一样的,对投资回报的追求也不同。简单分析来说:

  第一种“人”,是光伏上游的制造业企业。他们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拉动自身产品的销售。因为外需市场萎缩,加上低价竞争使得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为负利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去下游投资电站来消化自己的产品。

  第二种“人”, 则是以“五大四小”为首的发电集团和传统发电企业。相对传统火力发电或水电来讲,光伏发电不仅成本高,而且利润薄,因此投资光伏电站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很难有吸引力的。但出于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以及抢占市场资源或为能源配额作准备的目的,再加上实力雄厚、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因此他们目前反而是光伏电站的主要投资者。

  第三种“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主业既非光伏也非发电业务,他们是更纯粹的光伏电站投资者,是期望通过投资光伏电站获得盈利。

  由于这几种人的投资期望不同,虽然对投资回报的追求是一致的,但对于投资是否划算的理解却完全不同,因此很难一概而论。

  《太阳能发电》杂志:能否简单地分析一下这几种“人”的投资心态和投资模式?

  俞容文:对第一种“人”来说,只要把自身上游制造业的产品销售了出去,就算获得了回报。如果还能通过电站发电获利,当然是最好不过。不过,他们会面对一个较为棘手的两难问题,也就是制造业和电站投资对资金回报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一方面,制造业需要的是资金的快速流动,也就是现金能快速流动起来。资金流动越快,企业的经营也就越趋于健康。另一方面,电站则需要较大的固定投资,然后依赖发电产生的利润获得持续的回报。两者的不同在于,一为追求资金快速流动形成的回报,一为固定资产的形成和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理论上来说,如果资金充裕,如此两个方向投资也不是不行。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光伏制造企业本身现金流就很紧张,加上随着规模的扩张制造端已进入微利时代,本来就更需要现金周转,如果再去投资电站形成固定资产,毫无疑问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

  在这种情形下,这部分投资者的唯一出路,是尽快卖出建好的电站以回笼资金。事实上,这也正是许多上游制造业电站投资者的一致想法。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谁会买他们的电站?

  由于仍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光伏电站的买卖目前还难以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即使有人愿意收购,在系统成本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这类电站的市场竞争力也只会越来越弱。何况, 为了照顾上游产品的利润,这类电站的投资成本或许本身就比同期的其他投资者为高。

  对这类投资者而言,如果不能找到平衡上下游产业所需不同性质资金的办法,其投资就难以为继。

  第二种“人”,也是第一种“人”所希望的电站的接盘者。但对他们来说,既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又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还能够通过投建光伏电站获得“政绩”,又为什么不自己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