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网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确定为三大攻坚战之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李克强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其中,自光伏扶贫2015年1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立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以来,其一次投资、精准扶贫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扶贫模式之一,光伏扶贫这几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扶贫效果。
红利持续释放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这些因光伏扶贫而生的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扶贫模式,能使贫困户在光伏发电项目中实现增收、就业,甚至参股分红。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对本报记者表示,光伏扶贫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光伏扶贫覆盖面已经高达150万户,每户每年最低可以得到3000元,连续25年的现金收入,是目前国内最可持续的扶贫措施,受到了贫困户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和关注。
从2015年地方性试点到如今全国推广铺开,光伏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手段,逐步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其利好政策不断释放。目前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光伏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以山东省为例,随着《山东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的落地,到2018年,山东省光伏扶贫工程力争惠及1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10万个贫困户。
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10日,全国已经有17个省份将光伏新增建设指标全部用于或部分用于光伏扶贫,累计规模多达962.6万千瓦,占各省总指标的59.75%。
近期,国家对于光伏扶贫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发,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内容做了具体指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文件中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制定农村通动力电规划,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措施,光伏等清洁能源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不仅是中央一号文件,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先后发布相关文件,力求从顶层推动光伏在农村的发展,并把光伏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下达“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8689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4186237.852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此次下达的光伏扶贫电站分布在14个省的236个光伏扶贫重点县的145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电站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光伏产业优势,增强贫困村经济实力,惠及7107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3月7日,国家能源局披露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年内计划下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约1500万千瓦,惠及约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