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菲律宾出台多项政策,力求发展能源基础设施,推动清洁能源,这或将是中国能源行业的新机会。
能源政策蕴藏合作机遇
目前,能源问题是影响菲律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菲律宾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对外依存度高,高碳发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影响下,部分国际分工或将变化,菲律宾或将成为新的产业承接地,能源供需缺口加大,能源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可能再次暴露。为此,菲律宾出台了多项针对能源的政策,力求发展能源基础设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从政策支持方面看,在杜特尔特总统的第四次国情咨 文中,他呼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进口化石 燃料(如煤炭)的依赖。
菲律宾能源部制定的能源发展 规划(2016~2030)中要求,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生 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32%。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 (RPS)要求每年增加1%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根据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设定了2000兆瓦 和700兆瓦的发展目标;2020年出台的绿色能源电价方案 (GETP)的目标是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000兆瓦,投资额 相当于20亿美元(仅发电,不包括输电、配电和储能)。
从上述政策中不难看出,菲律宾国内清洁能源,尤其是太 阳能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近年来,菲律宾经济中高速发展,电力装机出现阶段性 缺口扩大的情况。
与此同时,菲律宾具有发展清洁能源的良好基础,水力发电和地热发电的发展扛起了最近十年该国可 再生能源装机的“大旗”。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 电仍处于开发初期,菲律宾拥有平均每日每平方米4.5~5.5 千瓦时的日照量,光照资源丰富,未来潜力也最大。
然而,菲律宾电网建设较为滞后。如果可再生能源装 机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灵活性方面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为中资企业开拓布局提供了机遇。
根据《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菲律宾营商环境位 列全球第95名。菲律宾在获得电力方面具备优势,排名靠 前,但在易于开展业务排名、处理建设许可、获得电力、 注册资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交易 和合同执行等方面排名靠后。
从劳动力成本看,菲律宾劳动力呈年轻化趋势,同时, 劳动力技术水平差异大,就业成本可视情况而异。截至2019 年年底,菲律宾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4.1%。同 时,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也相对其他地区低廉,既有高学历、 经验丰富的人才,也有低学历、低技能的劳工,因此被视作 国外资本投资建厂、培养新人才的“沃土”。
文/成功 资料、数据整理/焦敬平 李晓平 游双矫(能研智库)
作者:成功 来源: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