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的最主要驱动力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兴起,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可再生能源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化石燃料,这些差异将产生深刻的地缘政治影响。首先,大多数国家都有可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只是种类略有不同,这迥异于地理位置分布集中且极不均匀的化石能源资源。第二,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是“资源流动”的形式,而化石燃料则是采用资源库存方式。相比库存,“资源流动”的能源自身不会耗尽,更难被破坏。第三,可再生能源几乎可以以任何规模使用,更适合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形式。这增强了可再生能源的民主化效应。第四,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其中一些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每增加一倍容量,成本就会降低近2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在重塑地缘政治版图
两个世纪以来,地理分布集中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促使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对石油生产和贸易的控制一直是20世纪强权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可以改变全球的权力关系,这不亚于从木材到煤炭以及从煤炭到石油的历史性转变。毫无疑问,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全球能源转型将产生重大的地缘政治影响,主要包括:
(1)全球权利分配重新洗牌
历史上因化石燃料出口而享有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国家,除非他们能够为新的可再生能源时代调整发展模式,否则他们的全球覆盖力和影响力将会下降。而技术创新的领导国能从全球能源转型中获得最大收益,如美国、中国等,其注重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增强其自身的全球覆盖面和影响力。转向可再生能源可能会改变政治和经济实力,因为可再生能源倾向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并使其大众化。中央集权国家在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可能会改变,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并蓬勃发展。与集中式电网系统相比,区域和分布式能源发电方式给家庭和社区更多的自主权。
(2)国家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变化
可再生能源不仅影响全球权力分配,它还将重新配置联盟结盟和贸易流动,并围绕电网和新商品建立新的国家依存关系。
联盟结盟转移:如果全球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下降,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联盟可能会被削弱。联盟可能出于各种其他原因而得以维持,但能源支柱将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
新的贸易版图:可再生能源将改变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关系。广义而言,国家间的关系将从过去以化石能源为重心的全球市场转移到区域电网为重心。今天从世界另一边进口石油的国家将寻求在国内开发可再生能源,并将其电网与邻国电网整合。
(3)影响各国的能源治国之道
各国长期以来一直将能源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这种做法被称为能源治国。在一个主要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世界里,能源转型的可能后果之一是降低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外交政策工具的地缘战略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对其他商品的依赖,如电力、生物燃料、氢等新兴燃料或锂、钴、稀土金属等关键材料,可能会造成新的依赖和脆弱性,如切断跨境互联电力或关键原材料供应可能将成为新的地缘政治武器。
5. 对中国的影响评述
报告特别强调,中国将从能源转型中获益,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中国不仅在可再生能源制造业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部署上也居于前列。中国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在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增加值和专利数量上都领先其他国家。中国目前还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占到全球45%以上。上述领先地位使得中国在贸易和经济发展上具有比较优势,提升其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地位。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全球能源互联网”等倡议设定了多个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国家对这些项目债务、透明度、环境可持续性等担忧。与此同时,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也纷纷出台了自身的跨国界基础设施计划,揭示了基础设施互联将成为竞争国家扩大各自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新战场。
报告最后总结道,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全球能源转型将产生重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它将重塑全球权力、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引发经济和社会的根本结构变化。各国必须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并制定战略以平稳渡过能源转型期。与此同时,能源转型将带来新的挑战。化石燃料出口国如果不为新的能源时代重塑自己,可能会面临不稳定。尽管存在困难,能源转型最终将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防治污染、促进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使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