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补贴三问:谁出的钱?缺口有多大?何时能“断奶”?

2018-06-11 17:29:13 太阳能发电网
可再生能源产业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和解决。而光伏补贴究竟是怎么回事?社会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哪些分歧和误区?要分清、摸透和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理性、客观、实事求是地搞清光伏新能源产业补贴的来龙去脉。光伏产业补贴究竟来自哪里? 自2006年开始,

可再生能源产业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和解决。而光伏补贴究竟是怎么回事?社会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哪些分歧和误区?要分清、摸透和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理性、客观、实事求是地搞清光伏新能源产业补贴的来龙去脉。


光伏产业补贴究竟来自哪里?


自2006年开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相关法案,其中明确指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是指为扶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而在全国销售电量上均摊的加价标准。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国光伏上网电费结算包含两部分,即当地脱硫煤电价,加上可再生能源基金。每个年度国家相关部门都会出台不同地区的标杆电价,供业主自主开发决策。项目建成后,脱硫煤电价的部分,即时从电网正常结算,而补贴部分则在集中上报后,由资金池统一安排。


因此,大家所热烈讨论的光伏补贴,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从全国人民电费里面收取的、支持发展新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基金”而已,财政迄今为止并没有拿出一分钱出来,该补贴的本质是一个很清晰的收支关系,只是我们习惯上把它说成了“补贴”而已,由此造成了较多的混淆。该基金本质上就是取之于全社会、用之于全社会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金,而非财政直接拨款,这是外界对光伏补贴存在的一个重大误解。并且,依照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国家本身就肩负着“直接收取”和“保障支付”的双重责任。


为什么要设立这项基金呢?因为光伏新能源产业是国家、社会乃至全球、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内严重的雾霾问题解决、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梦实现,既然肩负着如此重大的现实和历史使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个产业需要全社会去共同推动和解决才行,并非单靠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就能完成和推动。


光伏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


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唯一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自2007年的0.1分/千瓦时、2012年调整为0.015元/千瓦时,到2016年提高至0.019元/千瓦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总补贴数额同步增长。2017年,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但没有相应提高附加费。据财政部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总额为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占到近一半份额,约496亿元。此数据看似不小,但事实上,涉及光伏产业这500—1000亿的所谓缺口,是过去十年左右时间不断累计、不断滚存下来的缺口总和,并非每年的缺口,这是外界对光伏补贴明显的误解之二!


究其原因,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补贴缺口变大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征收不到位,导致入不敷出;二是征收额度没有随可再生能源规模的扩大而提高。李俊峰指出,补贴来源是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每年应征收1000亿元,但是征收比例仅75%左右,年度欠收200多亿元,长此以往而造成了历史欠账,并多年累积、滚存而成为1000亿元的缺口。在李俊峰看来,可再生能源附加的额度没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及时调整,补贴出现缺口成为必然。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深蓝财经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