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原油定价公式
在会场外的另一个谈判场,中石油与俄石油就长期原油贸易的合同价格机制终于达成一致,解决了制约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的关键问题。俄方向中国出口原油价格为纳霍德卡油价减去斯科沃罗季诺到纳霍德卡的运费。给出的价格公式是P=N-T,T是多少仍未确定,中方要求减去10美元/桶,这个要价肯定是期望值太大,俄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中石油也知道不可能,只是作为最初讨价还价的要价。而俄罗斯能源部长什马特科后来与我交涉要求T为零,我当然不能答应。我回应,T如为零,为什么当初双方谈成的价格公式中有减去T的部分?这个悬案就一直留了下来。直到后来王岐山副总理与谢钦副总理磋商,T的值逐渐靠拢,最终达成了一致。
文本草签仪式上,中俄谈判人员激动地相拥而泣
但是两国政府间的协议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俄方态度仍不可捉摸,他们好像还在等待着什么。
2008年10月24日俄方未安排继续谈判,雅诺夫斯基副部长说今天没什么事,问我愿不愿意参观俄罗斯石油公司总部,我想今天没什么事,就答应了。到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总部,他们告诉我今天来得正巧,俄罗斯副总理谢钦、能源部长什马特科及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管道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五大能源巨头正巧也在俄罗斯石油公司研究工作,问我愿不愿意见见?我当然愿意。就以这种“巧遇”方式,我在俄油总部会见了俄罗斯副总理谢钦。
谢钦副总理非常热情,他在会客室对我说,中国需要石油,俄罗斯有石油,也愿意向中国出口石油,但是自他担任俄罗斯分管能源的副总理后认真审视了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油的方案,认为现有俄罗斯的石油生产能力不能保证20年每年向中国出口1500万吨原油,必须开发新的油田和建设输油管道。他立即叫人拿来了地图,铺在地板上,指给我看俄罗斯现有油田分布和探明储量的情况,他指着泰舍特附近一处说,必须开发这个新的油田,同时管道经过沼泽地,建设难度很大,需要大量投资,而俄罗斯没有那么多资金投入。他提出如果中方能提供150亿美元贷款,俄方才能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管道输量1500万吨/年。2007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油价暴跌,卢布贬值,俄企业确实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我表示这一情况我必须向国内汇报。从俄罗斯石油公司回来后我立即通过使馆向国内报告。中方内部紧急组织研究,当天由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开会协调各方面意见。
我们一行被安排在莫斯科附近的外交公寓,自己生壁炉取暖,我表面欣赏伏尔加河的秋景,心中却非常焦急,因为我知道国内的办事程序,有些方面机构林立,意见往往莫衷一是而贻误战机,这就要看协调人的能力和领导的决心了。
可喜的是,莫斯科时间凌晨3点多,中方代表团接到国内反馈,同意提供贷款,前提是敲定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我的心才落了地,感谢国内的重视,强有力而及时的协调。我再无睡意,索性起床独自一人到伏尔加河边散步,直看到朝霞映红了整个河面。天亮后我立即请陪同我的驻俄使馆经济参赞裴建胜通知俄方,立即举行了文本的草签仪式。长期从事中俄原油管道谈判的工作人员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俄罗斯能源部的一个老头抱起了中方的年轻翻译曹伟,相拥而泣。
俄罗斯又将贷款额增加到250亿美元
2008年10月26日,王岐山在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陪同下到达莫斯科与谢钦副总理进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会晤。
我去机场迎接王岐山副总理还出了一个差错。大使馆裴建胜参赞安排车辆和确定出发时间,我担心莫斯科交通拥堵,要求提前出发,而裴建胜认为时间完全充裕,结果被堵在路上进不得退不得,从莫斯科市内到机场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王岐山副总理飞机已经降落在机场,而我还在路上。我灵机一动,下车翻过附近一个过街天桥,截了一辆出租车,向回程方向赶回宾馆,赶在王岐山副总理到达宾馆前在宾馆门口接他。
第二天王岐山副总理与谢钦副总理的会晤中,俄方将贷款数额提高至250亿美元。中方研究后表示同意,要求两国能源主管部门具体落实。
昼夜鏖战,银行的意见让我恼火
2008年10月27日下午,我即与俄能源部副部长雅诺夫斯基商谈中俄两国关于中俄原油管道、提供贷款等事项的政府间文件。会谈在俄总统饭店进行,气氛非常友好,但在具体的文本表述上双方严谨细致、据理力争。
在谈到28日凌晨4点时,文本才基本达成一致,双方主谈人一直紧绷的神经也才放松下来。雅诺夫斯基邀我到大厅喝点什么,让工作人员整理打印文件。凌晨4点大厅酒吧无工作人员,雅诺夫斯基点起一根烟的时候,我从来不抽烟,也高兴地向他要了一支,这是一种细长的烟,像是女性抽的,我们还开起了时任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的玩笑。雅诺夫斯基一高兴,对我说,我们还可以在文本最后加上一句话,双方还可以探讨俄罗斯向中国每年出口3000万吨原油的可能性。我一听很高兴,同意加上,我认为这是一个额外收获,没想到这句话惹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