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组件供货不足,光伏低价领跑谁买单

2018-05-25 12:55:49 太阳能发电网
低电价下制造企业如何盈利?领跑者项目“质优价低”高效产品如何保障供给,都是当前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第三批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尘埃落定,近期各中标业主已开始采购组件、逆变器等产品。记者观察,此次领跑项目招标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低电价不断报出;二是少有制造企业中标。因此,在领跑项目中标者下一轮的产品招标中,制造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低价投标选择。

低电价下制造企业如何盈利?领跑者项目“质优价低”高效产品如何保障供给,都是当前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高效组件恐供货不足

“310Wp的单晶组件在技术参数上几乎是一个满分的标识,因此,不难解释大家在抢领跑者指标,投标的时候先报上一个满分路线,不然可能就中不了。”某参与领跑者组件供应企业负责人坦言,“但拔尖的产能还是很紧张的。参考国内组件企业出口情况就可以发现,出口组件中310Wp的产品几乎没有,由此就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企业的相应产能和产量。”

“国内10个基地80%都报了310Wp的单晶组件,供货周期大概在一个季度左右,这给国内供货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上述负责人补充说。

在领跑者项目中,国内高效组件供货难以保证早有前车之鉴。在第二批领跑者实行过程中,曾因中标的单晶产品供应不足导致多个基地延迟开工难以按时并网。

“在第二批领跑者出现各种问题,一方面和中标价格相关,这在乌海和包头项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也有相应组件供给不足的原因。”集邦新能源分析师曹君如指出,“目前国内组件产能前五的企业,均储备了超过每年7.5GW的产能,同时也有很多扩产计划,因此表面上看组件产能没有问题,但关键是能不能有足够的致密料和高效硅片供应上述组件厂。”换言之,组件产能并不代表高效产品实际产量。但具有硅料、硅片、组件等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整体供应商,在领跑项目的承压能力会远高于单纯的组件供应商。

为保证相应的组件供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放长线”计划。5月22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其公司下属多家子公司与通威旗下一系列公司签订长单多晶硅料采购合同,合同采购量为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合计5.5万吨。若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2018年5月第二周的多晶硅一级致密料均价12.72万元/吨(含税)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9.96亿元人民币(含税)。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2017年多晶黑硅电池的产能合计7.3GW,实际产量为4.2GW;单晶PERC电池产能10.3GW,实际产量则为6.1GW。高效产品产量问题严峻。

另有组件企业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国内领跑者项目预计将用5GW高效组件,但从全球近百吉瓦的组件中来看,这部分产品并非主流,占比70-80%的仍然是275W多晶和285W单晶。以2017年为例,270-275W和280-285W是多晶、单晶的主流产品。因为领跑者项目体量较大,不排除组件企业为了冲量牺牲利润,但在普通组件市场中,市场还是看性价比。”

以双面组件为例,有持悲观态度的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双面组件在第三批领跑者中可能不会大面积使用。“虽然80%的技术路线中都提到了双面组件,但12月底就要并网,如此低价,不可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双面组件的应用如若能达到20%就已经非常乐观。”对此,曹君如分析指出,“综合来看,占比应该会高于50%,但从市面上双面电池片产能,符合领跑者要求的高瓦数产品可能还不太够。”

 

 



作者:姚金楠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