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

2018-05-25 15:57:04 太阳能发电网
本文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为《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撰写的纪实文章,文中详尽回忆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15年中俄原油管道谈判历史。

“驱车回首萧瑟路,龙江潮涌起宏图”

2009年4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建设。5月18日,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在漠河兴安镇开工建设。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我以及有关部委和中石油代表陪同王岐山副总理到漠河现场参加开工典礼。我们在机场下机后还乘了一段火车,再坐很长一段汽车,翻过一个山岭。这个季节就像北国之春歌曲唱的,白桦刚露出嫰芽,但翻越山岗时却飘起了很大的雪,翻过山岭后天空豁然开朗,艳阳高照,向黑龙江畔开工现场驶去时,茫茫林海上空风起云动,霞光从云层中露出,担心开工时下雨的心情终于放下。

苏轼《定风波》词中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到中俄原油管道15年谈判的坎坷,犹如一路风雨的萧瑟之路,终于在黑龙江边迎来开工的艳阳天,中俄能源合作正在展现宏图,象征着中俄能源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抑制不住兴奋,写了一首蝶恋花词:

  蝶恋花·喜庆中俄原油管道开工

  兴安松柏吐翠绿,

  北国春韵,

  层峦万木苏,

  杜鹃争艳密林处,

  忽有骤雨雪花舞。

  林海葱茏更娇妩,

  极目北陲,

  云海霞光露。

  驱车回首萧瑟路,

  龙江潮涌起宏图。

普京自驾拉达车出席竣工仪式,亲自启动中俄原油管道阀门

2010年9月底,管道建成投产试运行,俄罗斯在漠河对岸的斯科沃罗季诺举行隆重的竣工投产仪式。我应邀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投产仪式,时任中石油副总经理汪东进出席。我们先到达黑河对岸的布拉柴维申斯克,我和俄罗斯能源部长什马特科主持举行了中俄能源合作分委会会议,然后由俄方飞机接我们去斯科沃罗季诺。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已经先期到达,他约我到路口,说马上有一个人来,一会儿见有一辆拉达汽车开过来,原来是普京总统自己开着车来了。普京总统亲自启动了阀门,象征着俄罗斯原油已经注入中俄原油管道输往中国。在隆重的大会上我代表中国政府讲话祝贺。

中俄原油管道的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油气进口东北方向的一条战略要道,中俄原油管道起点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在腾达穿越黑龙江,到达黑龙江省漠河,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终点为中国漠河—大庆原油管道漠河首站,管道在俄境内段长约63.4公里,黑龙江穿越段长1.5公里,我国境内从漠河至大庆段长965公里,一期工程设计输量为1500万吨/年。

遵照双方的约定,2011年1月1日正式投产进油。管道建成后运营顺利,中俄原油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截止到2017年5月,中国自俄罗斯经中俄原油管道进口原油突破了1亿吨。据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俄罗斯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当年从俄进口原油4243万吨,2016年我国从俄进口原油524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为了巩固中俄友谊,我们提议向在中俄原油管道决策和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谢钦副总理、能源部长什马特科、雅诺夫斯基副部长、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公司总裁等10人授予友谊勋章,在温家宝总理访问俄罗斯时隆重举行了颁奖仪式。其后俄方也对等授予了中方10人友谊勋章。

值得欣慰的是,双方在2013年3月又商定要增加供应原油至3000万吨/年,为此中方启动建设漠河—大庆复线(从斯科沃罗季诺到漠河段设计规模即可达3000万吨/年),在2017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即可进口俄油3000万吨,成为我国长期、稳定的原油进口来源。

2016年我国进口原油3.8亿吨,只有中俄、中哈、中缅三条陆上管道,而中缅管道仍是转运从海上来的中东原油,所以真正陆上来的只有中俄、中哈两条管道,管道进口量仅占全部原油进口量的10%左右,其余全部要从海上运输,中俄原油管道的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中俄原油管道前后谈判了15年,其间政经交错,最后能得以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几代领导人亲自领导了对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确定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数万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石油战线的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回首这一过程时深深地向他们致敬。

(感谢担任中俄能源合作谈判翻译的曹伟、王海燕,驻俄罗斯大使馆前经济参赞裴建胜对本文的校对。)



作者:张国宝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