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聚焦解决补贴拖欠,加大光伏扶贫力度

2018-03-11 23:55:25 太阳能发电网
“2018年,光伏发电虽然面临补贴下调的压力,但行业自身正趋于高效化,非光伏成本也有望取得下降。此外,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实行将让市场趋于成熟。预计2018年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加快破解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

  包括光伏补贴在内的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提交了《关于加快破解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的提案》、《关于建立户用光伏标准的提案》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南存辉指出,经测算,2017年新能源补贴需求约1200亿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收入约690亿,预计缺口510亿元。加上此前累计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将近600亿,2017年底补贴总缺口1110亿元。在附加费不提高的情况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亿的缺口,20年累计缺口将达2万多亿元。

  南存辉建议,应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相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目前0.019元/千瓦时上调至0.03元/千瓦时,并保证全部电量足额征收。此外,他还提出应简化现行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申报、拨付程序,建立高效的补贴申报审批管理流程,以确保补贴资金能及时到位。同时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强制考核办法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以强制配额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水平,促进降低发电成本,弱化对补贴的依赖性。

不应以指标控制光伏发电规模

  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平价上网指日可待。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均再次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装机超53GW,同比增长53%,累计装机超130GW。


  面对这样的高速增长,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现存的指标控制发展规模的思路有碍光伏行业的发展,他建议,应充分尊重市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指出,应进一步落实、推广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促进更多购电方和发电方直接市场化交易,促使光伏电力消纳和去补贴的完成。此外,他还建议通过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让企业充分接受市场考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并引导产业向规模合理化方向发展。

  有关光伏补贴资金问题,刘汉元也建议通过市场化机制或政策性措施进行解决,提出应全面推行碳税政策,同时辅之以“绿证”制度。

  “按我国每年消耗40亿吨煤炭计算,燃烧这些煤炭将排放100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如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的碳税,我国每年可征收1000-2000亿元资金,将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问题。”刘汉元表示:“通过收取碳税还能进一步增加碳排放成本和费用,从而促使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逐渐减少,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雾霾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作者:高歌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