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4.54GW(连续4年全球第一),随着光伏电站规模和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越来越向商业化的趋势,电站的后评价逐渐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完整的后评价报告通常包括光伏电站实施过程中的总结与评价、光伏电站技术质量水平评价、光伏电站财务效益状况评价三个部分。 其中光伏电站技术质量水平评价是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6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4.54GW(连续4年全球第一),随着光伏电站规模和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越来越向商业化的趋势,电站的后评价逐渐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完整的后评价报告通常包括光伏电站实施过程中的总结与评价、光伏电站技术质量水平评价、光伏电站财务效益状况评价三个部分。
其中光伏电站技术质量水平评价是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判断一个电站是否可持续发展和今后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又分为光伏电站质量检查与光伏电站性能测试。本篇以我司承担的某电站后评估项目为例,介绍光伏电站质量检查与光伏电站性能测试。
一、光伏电站质量检查
参考《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光伏电站质量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电站实际装机功率,光伏组件目测质量,光伏方阵支架形式和质量,光伏方阵基础形式和质量,光伏组件/阵列排布及安装质量,直流电缆型号和质量,电缆铺设质量,汇流箱功能及质量,汇流箱内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光伏与逆变器容量比,逆变器集中度/位置和机房质量,变压器安装方式/距离,防雷接地及建设质量,电站围栏及质量,光伏方阵清洗方案/用水量,环境评估,设备标识等17项。
组件目测质量:抽检电池方阵和方阵内光伏组件,并记录光伏组件的故障。对于有故障的光伏组件应附照片。表1:
图1-1:组件目测检查
图1-2:组件目测检查
光伏方阵支架形式和质量:光伏方阵支架应设计简洁、安装方便、符合当地抗风要求,而且应有良好的防腐蚀措施。应附支架或方阵后视照片。表2:
案例项目通过现场检查支架安装总体符合规范,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少部分支架存在安装不规范、支架镀锌层脱落的现象,存在隐患。
图2:支架安装不规范
图3:支架镀锌层脱落
光伏组件/阵列排布及安装质量:组件安装应平整,东西向光伏阵列应无明显高差,光伏组件应可靠固定在方阵支架上,方阵间应有可靠的等电位连接。应在图中标明尺寸和倾角度数,并附光伏方阵前视和后视照片。表3:
案例项目现场随机抽查了部分方阵,阵列朝向为正南,安装倾角为20°,方阵每24块组件串联。组件纵向2排12列布置,前后相邻阵列的间距大于2.5m,符合设计要求。光伏场区内未发现逆变器房、光伏阵列间遮挡现象,但存在电线杆塔遮挡的情况,建议在今后的电站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下一步对电量损失进行评估。
图4:方阵内电线杆遮挡
直流电缆型号和质量、电缆铺设质量:确定交、直流电缆铺设方式:穿管、捆扎、埋地等,并考察电缆铺设质量。
案例项目光伏发电场区除与箱变安装部分采用直埋敷设外,其他部分均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桥架敷设较规整。但需要注意的是电缆桥架终端部分没有封堵,现场观察到有泥沙雨水灌入。这种情况下应对全场电缆桥架终端进行检查并封堵,以防止泥沙、雨水、小动物等进入桥架内。位于地势较高的电缆桥架终端,建议高出地面200mm至300mm距离。
同时由于雨水冲刷、电缆敷设深度不够致使局部电缆露出地面,长期裸露在外又无其他保护措施,很容易电缆老化被腐蚀或被小动物损伤,导致电缆漏电或造成人身安全等安全事故。下一步需要对场区直埋电缆敷设部分进行检查,对露出地面的电缆进行从新敷设,敷设深度必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作者:焦姣 来源:计鹏新能源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