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2015展望:纳入范围扩大、金融创新可期

2014-12-30 10:41:45 太阳能发电网
展望2015,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碳市场的运行将进入第三个年头,而湖北和重庆两个试点也将首年履约,全国市场国务院令有望出台,而配套细则的建设也将继续推进。 据记者了解,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多个试点都在计划扩大纳入范围,增加纳入企业类别。同

  在配额分配方面,管理办法已明确初期将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免费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法和基准法,根据国际经验和行业的数据基础,电力和航空业更适合基准法,其他行业则往往选用历史法。
  此外,随着全国统一碳市规则逐渐清晰,试点与全国统一碳市的衔接工作以及非试点地区的能力建设工作也将被提上日程。
  为确保试点与全国统一碳市的无缝衔接,前述发改委官员指出,“全国碳市的相关规则将选取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最大公约数。”
  如何将本地的1吨碳排放转化为全国统一碳市的1吨碳排放,将成为地方碳市建设及区域扩展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在此方面,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对记者表示,“非试点地区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CCER正式入市
  2015年,CCER将正式进入试点市场。“错过”2014年履约季,为CCER迎来了更充分的准备时间,各环节审批速度将加快,各环节单次审批量将增大,且逐渐趋于常态化。
  6月,中国碳市将迎来第二个履约季,也是7个试点全覆盖的首个履约季,更是CCER不可错失的入市时机。为此,一再推迟的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以及个别试点酝酿中的碳抵消准入调整政策,须在2015年上半年尘埃落定,以保证CCER顺利入市。
  若将国家发改委的签发节奏,设定在2015年6月前签发现有90个备案项目,并综合考虑这90个备案项目减排量对应7个试点的准入量,CCER最大有效需求为4600万吨。
  90个备案项目,在2015年履约期前,预计产出减排量不足3000万吨。与估算的4600万吨最大有效需求相比,理论上供不应求。但考虑碳市运行初期,实际需求可能远小于最大理论值。
  鉴于碳市配额松紧度及企业实际刚需很难量化,且CCER首次入市,CCER的签发节奏,准入政策区域性差异导致的CCER流向的不确定性,以及控排企业对CCER使用价值和价格的认知和判断都将影响CCER的实际供需。
  CCER价格原则上不高于配额的价格,并受配额价格影响。随着2015年6月履约季的到来,试点配额价格会走高,供需集中释放,CCER价格也会随之上升。
  根据首年履约经验,履约期过后,价格会出现回落,CCER价格也将下滑。企业履约后无短期CCER购买需求,从长期低成本履约或减排的角度考虑,履约后价格下滑恰是买入的好时机。
  但这一决策是需要明确的政策信号或清晰的准入政策作为指引的,若政策不明朗,2015年下半年,CCER价格将会持续下跌,或有价无市。因此,全国碳市碳抵消细则,或试点与全国碳市的相关衔接政策,能否及时发布,对于CCER下半年的价格走势至关重要。

作者:张晴 李雪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