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2015展望:纳入范围扩大、金融创新可期

2014-12-30 10:41:45 太阳能发电网
展望2015,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碳市场的运行将进入第三个年头,而湖北和重庆两个试点也将首年履约,全国市场国务院令有望出台,而配套细则的建设也将继续推进。 据记者了解,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多个试点都在计划扩大纳入范围,增加纳入企业类别。同

  期货基金等各类创新可期
  随着试点市场的发展,各市场也在进行发展碳市场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拓宽碳市场的发展边界。
  其中,广东正在研究利用配额有偿发放的收入设立低碳发展基金,将此前拍卖所得中的6亿元成立碳基金,并将后续拍卖收入逐步纳入。
  据记者了解,目前广东碳基金方案经过多方专家、主要控排企业的意见探讨,已经基本完成,近期正在政府各部门间征求意见,下一步将报省政府讨论会通过,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开始运转。碳基金成立后,首先将可以反哺控排企业,支持企业减排,同时通过吸引社会投资的方式实现循环运转,推进低碳产业发展。
  此外,广东还将进行碳市场普惠制的探索,即通过建立相应的方法学体系,把碳减排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将减碳量进行量化,可以形成积分或者与碳市场对接,从而鼓励市民减排。目前,政府正在委托相应机构规划方案,或将在广州市内开展试点。
  而上海则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工作准备,即2016年后的碳市场设计。包括如何全国市场进行衔接,纳入范围,分配方案,企业调研等,争取在2015年底前给予企业一个明确预期。
  湖北和重庆将着重做好明年履约工作,同时均计划进一步加强企业培训。
  多个试点交易所表示,将继续推进各类碳金融产品创新。同时,碳期货的开发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部分试点正在研究优化配额有偿发放,2015年有望见到新的配额拍卖试点。
  全国市场将纳入万家企业
  作为前期准备阶段的收官之年,2015年将决定全国碳市能否如期顺利开启。
  据记者了解,2015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将以更高的法律位阶发布,相关的一系列配额细则将出。在数据收集和统一度量衡方面,13个行业碳核算与报告指南以及核查指南将发布,重点单位排放数据将实现首年报告与核查,核算标准也将进一步完善。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的国家经验和试点经验,碳市纳入行业将会首选高耗能的重点行业,以及数据基础较好的行业,如电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航空等行业有望成为首批受控行业。
  同时,控排企业确定标准将远高于重点单位的纳入门槛,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记者指出,“重点单位将覆盖全国十几万家企业,全国碳市开市之初,会将范围缩小至万家左右。”
  据此估计,全国碳市覆盖的排放量可达30亿-40亿吨每年,在仅考虑现货的情况下,碳市规模可达12亿-80亿吨每年,在考虑现货和期货的情况下,碳市规模可达600亿-4000亿吨。
  在发电、电网、钢铁、化工、铝冶炼、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首批10个行业碳核算与报告指南的基础上,还将发布包括采矿、交通、机械电子设备、食品饮料烟草、建筑、有色金属、造纸、其他工业(通用)等13个行业指南。

作者:张晴 李雪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