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的乐观情绪正浓。 据Wind数据显示,A股光伏板块30家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报或业绩预告中,27家公司平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67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658%。与之相伴的是,海润光伏、中环股份等公司的定向增发也引起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融资困境“不确定性”犹在
中国光伏行业秘书处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宏观数据分析》中,指出企业盈利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是扭亏企业仅超过半数企业,仍有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融资难问题产品仍在困扰着企业,银行在光伏制造领域的投资仍较为谨慎,保持着以往的紧缩状态,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度仍然较高。
目前光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政府政策,致使金融市场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虞扬认为,首先目前这针对光伏行业的投资还缺乏一个成熟的稳定的市场交易环境。他建议市场开发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包括债券和股权等多种形式,促使资本在光伏产业有效流通,形成稳定成熟的金融市场。
另外,国家光伏政策风险以及光网发电制度的落实困境,也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流动。政策,资本的联动效应会影响到实体光伏产业的日常经营,这种实体企业的波动性变化带来的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前景的担忧,既不利于金融产品的定价,同时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产品。
虞扬还提到,竞争可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譬如天然气的开发,尤其以美国页岩气技术开发促进天然气发电成本下降,以及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影响给亚洲天然气市场带来的机遇,这可能会转移部分投资者对成本相对居高不下的太阳能发电的注意力。
这些不确定性和市场可替代性竞争能源的状况影响着投资者对光伏行业的盈利预期。资本市场在经历“寒冬”之后的“转机”中依然十分关键。
面对陷入融资困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能源局多次调研探讨,最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和融资需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优惠贷款,采取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探索以项目售电收费权和项目资产为质押的贷款机制。
但是也有行业相关人士指出,该政策出台对解决光伏行业融资困境有很大作用。问题症结还在于融资成本过高除了融资难还有融资贵的问题,只有同时降低融资门槛及融资成本,分布式融资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另外,参与的银行机构较少,还处于观望状态。
“盘活整个产业链,下游的核电站的资产的证券化和流动性起决定力量。这需要一定时间,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成熟需要1-2年,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金融资本市场”。虞扬表示。
作者:刘淑培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