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光伏全速前进中的问题

2013-08-14 10:59:28 太阳能发电网
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中国的能源引擎,它在中国的发展虽然称不上顺遂,但绝对不会停止。中国政府认可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但这个行业也存在挥之不去的顽疾,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必须有所改变。 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外界的目光集

 

  在风电方面,中国拥有全球26%的风电装机,同样是世界之最。中国认为目前本国风电规模仍然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因为与丹麦相比,中国的风电占比依然很低,因此仍然有不小空间,超越250吉瓦也不足为奇。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15年拥有100吉瓦的风电装机,其中离岸风电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中国的光伏产业仍在扩张。尽管目前全球70%的光伏装机分布在欧洲,但中国却是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68兆瓦跃升至2011年的3.1吉瓦。但在中国的电力总装机中,这个数字仅占到难以察觉的0.3%。中国之前的光伏产业依赖出口,但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相继调整能源政策以及欧洲的“反倾销”,中国的光伏出口开始频繁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改变策略,将市场开发的重心移回本土,原本计划在2020年实现的21吉瓦装机目标已经被提前至2015年。

  所有数据都在告诉世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巨大,并且正在高速向前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断恶化的顽疾,特别是对补贴的过度依赖。

  光伏产业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国并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战略阻碍了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的光伏制造商过度依赖补贴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减少成本。

  风电行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呈现颓势,太过复杂的风电补贴是原因之一,税收政策是另一个原因。地方政府受到政策激励,强迫风电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设备、鼓励低级别的制造业,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就这样畸形地发展着。此外,风电并网和跨区输电也困难重重,中国的风电设施集中于北部的三个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导致规模化发展遭遇巨大难题。

  更为纠结的是,电力设施的建设正在被地方利益捆绑。地方政府修建电厂主要是为了增长GDP,而不是满足电力需求,这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盲目建设情况。

  新能源的未来需要更简单的补贴机制,并且创造一个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正在为此作出努力。自2011年8月起,装机容量小于50兆瓦的所有风电项目必须在获得政府许可和补贴之前,通过国家能源局的评估和登记。这个要求主要为了牵制地方级别的腐败和盲目扩张。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世界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风电市场的新风电建设出现了暂时性下滑。

  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政策缺陷。在此之前,很多可再生能源项目无法投建或无法接入电网。中国的电网由国有公司垄断,缺乏有效的自由市场运作,这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严峻考验。



作者:鲁道夫-藤-赫德 来源:欧洲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