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光伏?

  正是在经济衰退、化石能源枯竭以及环境危机三大外因的逼仄下,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选择了新能源这个方向   太阳能发电网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贸易保护的兴起,近来不少业内朋友都对光伏行业的前景表示悲观,甚至包括在上一波行业下行趋势中——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引发的行业萧条—
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干。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国家和经济发动机,德国这些年花那么多钱来补贴和鼓励光伏利用,恐怕不会是钱多了烧得慌。

  事实上,正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光伏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才开始起步,有了这个市场需求,才带来了光伏制造业今日的发展规模。

  而今,随着光伏发电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实现平价利用,补贴政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转换,光伏业必须要适应。

 

  金融投资的催化

  由于对行业不够了解和对行业前景比较悲观,目前甚至流行一种阴谋论,有人人认为,光伏技术是欧美国家针对中国实施的一个巨大阴谋,其基本逻辑是:美国人欧洲人愿意花一些钱,来诱使中国培育起来这个行业,卖出他们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然后再用贸易保护等武器来砸掉这个行业,让中国陷入发展被动。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核弹、航母、宇宙飞船、火星计划,是不是也都是美国的阴谋?当然,还有市场经济和市场体制,难道这些也都是针对中国的阴谋和陷阱?

  这种阴谋论观点,倒是说中了光伏业发展如此之快的一个本质,那就是全球金融资本对光伏行业的支持和催化。

  看看2010年的全球前十大光伏制造公司,有多少是在美国和欧洲上市的。

  正是2005年尚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融资近50 亿人民币的财富效应,催生了全球金融投资对光伏行业的高度介入,才使得这个行业快速成长,乃至因发展过快而泡沫越来越大。

  仅仅在2005年和2006年两年间,赴海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就有十多家,这些企业至今还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制造业的中坚力量,由此亦可见金融资本对光伏业支持之一斑。

  如果没有金融资本的介入,光伏业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但随着光伏产能过剩,随着“钱”景看淡,金融资本选择退出,不过是资本的天性必然。因此,金融资本今天对光伏业的拒绝,只是对光伏制造过剩产能的抛弃,并不是抛弃了光伏技术。

  任何一个行业的规模化发展,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也都是在短缺和过剩之间逐渐寻找到平衡。这是市场基本的逻辑。

  光伏业的未来要靠市场化市场需求的拉动,而非今天的政策市场。在那个时候,金融资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规模化的优势

  光伏之所以能从众多可选项中冒出头来,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理由,那就是业已成形的产业化基础,以及由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

  毋庸置疑,仅从技术先进性的角度讲,目前或许还有许多远比光伏效率更高的新能源技术。但它们都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的问题,成本和产业化基础。

  就拿光伏发电的“同宗兄弟”光热发电来说。相比而言,光热发电技术可能更能够满足已有电力利用模式对电源特性的需求。但光热发电的产业化基础仍还太薄弱,目前也尚未形成一套包括政策、金融、市场在内的激励模式,至少在短期内还很难撼动光伏技术的地位。

  其他的技术,包括非新能源技术,也多有着同样的际遇。

  因此,尽管光伏技术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目前的行业规模和产业基础而言,光伏已经把许多技术都甩在了身后,这或许是光伏业目前最大的竞争优势。

  再深入到光伏业内部的技术路线纷争中来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未来,几乎可以肯定会有更好的技术来替代目前以晶体硅为主的技术路线,但一个必然的前提,也仍然是要先要拥有与晶体硅技术竞争的产业规模。

  这是经济世界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培育一个产业,岂是那么容易的事。(发表于《太阳能发电》杂志2012年10月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