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投资冰与火:投融资规模日渐增长 项目投资现难题

费心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admin 储能投资
“十四五”期间是贯彻“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期,也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期。近两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储能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预测,全球的储能装机到2027年有望超过1100GWh,以现在不到100GWh的装机规模,未来这一市场的规模
“十四五”期间是贯彻“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期,也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期。

近两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储能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预测,全球的储能装机到2027年有望超过1100GWh,以现在不到100GWh的装机规模,未来这一市场的规模将飙升10倍。

回到国内储能装机表现,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型储能装机增量的新高地。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仅去年一年的新增规模便超过了过去十年累计的装机量总和,国内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一跃成为全球第一。

中电联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了细分赛道的表现。从应用场景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底,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累计装机主要分布在电源侧,总能量6.80GWh、占比48.40%;其次为电网侧和用户侧,分别占比38.72%和12.88%。中电联介绍,电源侧储能以新能源配储为主,电网侧以独立储能为主,用户侧以工商业配置储能为主。

储能投融资五档起步

市场规模和行业预期在资本市场掀起新的热潮。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走访调研中,除了已披露IPO的公司,多家企业亦明确表示未来有上市计划或正在进行上市前的IPO辅导流程。

毕马威和中电联联合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提到,2021年之前,我国每年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为三四千家。随着储能行业的迅速升温,2022年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这是2021年的5.8倍。

根据投中数据库,2020年下半年以来,储能行业融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成为继光伏、电动汽车后备受投资市场看好的新能源赛道。2022年储能行业仍然火热,全年储能行业融资交易249笔,融资规模为494亿元,融资金额是2019年的16倍。

报告提到,“由于储能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新进入企业多,对储能的融资需求多处于早期阶段”。2022年储能行业A轮和B轮融资金额325亿元,占比66%。较早进入储能行业的企业经过数年的锤炼和沉淀,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提升,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处于C轮、D轮等中晚期融资阶段。2022年D轮及以后融资高达112亿元,部分布局储能较早的企业获得了C轮、D轮等多轮融资后成功上市。

从区域看,2022年储能企业融资金额前十省份共融资453亿元,占储能行业整体融资的92%。广东省储能行业融资数量67笔,融资金额135亿元,融资数量和金额上都超过其他省份。

这其中,电池仍然是中国储能行业最火热的赛道,上游材料企业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行业大额融资频现。2022年电池企业融资金额317亿元,占储能行业整体融资交易金额的64%。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在内的储能行业上游融资29笔,融资金额108亿元。

2022年储能行业融资金额最大的是欣旺达电池,融资金额80亿元。此外,中创新航(中航理电)115.9亿元和蜂巢能源102.8亿元的大额融资,这也使得2021年三季度成为2019年以来储能融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季度。值得一提的是,前者在上市前共进行5轮融资,融资金额200亿元;后者从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共获得6轮融资,融资金额合计约21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下半年储能融资的数量和金额远远超过上半年,尤其是欣旺达、融通高科、国氢科技、海辰储能、卫蓝新能源等多笔大额融资,带动下半年融资达367亿元,占全年融资的74%。

这也意味着,储能投融资的热门标的不只是储能电芯独占鳌头,以国氢科技为代表的氢能赛道和卫蓝新能源为代表的固态电池赛道也已跻身其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