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最大的电源侧储能反而利用率最低”,新能源强配储再引争议

王勇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admin 电源侧储能
储能市场越来越火热了。日前召开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现场,火爆程度超出往年。开展当天的首钢园外,观展的人群排起很长的队伍。据会议主办方统计,展会前两天累计入场人数突破11万,300余家储能企业参展,共举办了30余场主题论坛。在由宁德时代(300750.SZ)、阳光电源等六家企业命名的展馆内,到处可见交流攀谈的人士
储能市场越来越火热了。

日前召开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现场,火爆程度超出往年。开展当天的首钢园外,观展的人群排起很长的队伍。

据会议主办方统计,展会前两天累计入场人数突破11万,300余家储能企业参展,共举办了30余场主题论坛。在由宁德时代(300750.SZ)、阳光电源等六家企业命名的展馆内,到处可见交流攀谈的人士,部分新品发布及路演现场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从各参与者的讨论热度看,新能源强制配储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主论坛的高峰对话环节,电网公司、储能龙头企业、学者专家就“强制配储”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夏清的主持下,通过步步紧逼的设问,各方争论激烈。

对于新能源强制配储,此前国家及地方层面均出台了相关政策。

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提出“为鼓励发电企业市场化参与调峰资源建设,超过电网企业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挂钩比例(时长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

地方政策一般按照5%-20%的不同比例,要求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3个省市区发布相关政策。

政策刺激新型储能市场大规模爆发。去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7.3 GW,同比增长近2倍,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预测,到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

但随着风光等新能源进入平价时代,以及部分需要参与电力市场竞价等的情况下,新能源强配储政策的争议之声越来越大。

“如果新能源项目不强制配储,我想没有一家公司是愿意配储的。”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近期储能国际峰会高峰对话环节称,“因为储能没有发挥其价值,市场对其的态度是越便宜越好,而不是质量越高越好。”

争议强配储

“新能源强配储能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资源浪费。”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管理处副处长田龙虎在会上表示。

他指出,新能源已经完全平价,有些地方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竞价结果低于平价电价,“这是恶性竞争的结果。”

从与会开发商的态度看,他们对新能源强制配储在现阶段发挥的作用颇为质疑。

田龙虎表示,从利用系数看,装机规模最大的电源侧储能反而利用率最低,这不利于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会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毕马威在3月发布的《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也指出,当前新能源企业配储成本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企业可能倾向于选择性能较差、初始成本较低的储能产品,把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优先并网的工具。

毕马威统计数据显示,一座光伏电站配建装机量20%、时长2小时的储能项目,初始投资将增加8%-10%;风电场配建同样容量的储能项目,初始投资成本将增加15%-20%。

若发电侧单一环节主要承担储能成本,储能所能提供的削峰填谷、容量资源、调频备用、延缓输电投资、增进电网稳定等服务却体现在多个环节。这也造成了储能成本疏导不畅、社会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

“在制度经济学里,设计机制时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谁创造的效益由谁来分享,谁产生的成本由谁来承担。”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表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