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机遇再现 银行应何去何从?

杨洋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admin 光伏机遇银行
从2011年开始,危机就像咒语般笼罩着整个光伏产业。企业亏损、项目停产、国外“双反”、债务违约……曾几何时,国内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如今却与“危机”二字形影不离。 不可避免的是,一边是整体市场的低迷,一边是高额债务的压顶,光伏产业的危机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曾公开表示,由于欧美市场的双反调查、中国对欧提出多晶硅双反调查、国内对光伏产业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目前光伏产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直接从行业退出、在国外设厂、行业链条整合,国内的光伏企业将要面临着这三个选择。”他说。

  然而无论是三条路中的哪一条,银行都将面临承受损失风险的可能。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正是由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银行对光伏产业的不良贷款才采取“保”的办法。例如,对于部分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银行默许可以借新还旧,到期中长期贷款可以转为短期流动性贷款等。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令光伏企业维持生存,但另一方面,也导致银行有限的信贷资源被挤占,银行盘活存量的难度较大。

  《意见》中,“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引人关注,然而财政补贴犹如一把双刃剑,部分企业对补贴的过度追求也给银行带来风险。有专家就向记者表示,实践证明,偏重于投资生产环节上的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刺激了企业扩大规模,还会吸引更新投资者进入,容易形成供给旺盛甚至过剩局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财政补贴是政府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我国目前财政补贴主要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新能源企业。然而有些企业名义上利用光伏自助发电用于企业的生产、加工,但实质上是骗取贴息贷款和财政的无偿补助,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也给银行贷款带来风险。

  对此,李佩珈认为,光伏产业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序竞争过度、过度依赖外需造成的相对供给过剩等,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导向,通过刺激需求来改善。而在此前,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主要采用的是出口退税、技术产业资金支持等“供给管理”措施,此次《意见》表明,重点放在国内需求培育和需求端补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