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阳股份IPO获批,拟募投硅料与异质结,一体化扩张面临过剩风险

李冰 来源:中国网财经 编辑:admin 润阳股份 IPO
 
但人无远虑必有进忧。电池片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当前正站在新一代电池技术迭代的关口,TOPcon、ABC、HBPC和HJT等电池技术层出不穷,也增加了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断更迭,也成为本轮扩产的很重要因素。

据了解,PERC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逼近理论极限,N型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技术,以TOPCon和异质结技术为代表的N型电池是目前扩产的主流方向。2022年也因此被业界视作N型电池技术发展的元年。

据Infolink数据,2022年底落地的TOPCon和异质结电池产能分别达到81GW和13GW;到20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有望达到477GW,将与PERC电池产能相当。路线切换速度之快,这也意味着,谁能率先在新技术路线上布局并快速降本增效使之成为优势产能,才能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润阳股份在2022年披露的第一版招股书中表示,将于2022 年下半年建成 10GW TOPCon 电池生产线,并拟实施 5GW 异质结电池募投项目,稳固电池环节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然而,在2023年6月公布的最新一版招股书中,10GW TOPCon电池生产线变更为了14GW TOPCon电池生产线,产能建成时间也由2022年下半年建成,改成了2023年上半年,尽管在给记者的回复中,公司表示该电池生产线现已建成投产,但也同时意味着,在2022年N型电池元年,作为行业出货量排名第三的润阳股份,并没有N型电池产能落地。

从转化效率角度来看,在6月15日公布的最新一版招股书中,润阳股份对14GW TOPCon电池生产线的介绍并不多,并未公布该生产线的量产效率,只提及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N型TOPCon 电池中试批量转换效率达到25%。要知道,晶科能源今年一季度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5.4%,四季度预计将达到25.8%。

异质结方面,募投项目5GW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在注册稿中依旧是“拟实施”状态,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对于该项目也是“待募集资金到位以后,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启动5GW异质结项目的建设”。然而,多家同行上市公司的异质结电池已经进入生产销售阶段。

事实上,润阳股份或在宜宾还曾规划过45GW的电池项目,只是该项目只曾出现在宜宾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并未曾被润阳股份承认过。

2023年宜宾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力打造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加快江苏润阳45GW电池片等项目建设…”。宜宾当地媒体也曾报道:“润阳年产45GW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用地面积约1200亩,规划产能为4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分三期建设。该项目一期计划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2023年10月竣工投产。”

但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润阳股份却明确表示“公司不存在宜宾电池项目”。记者也致电宜宾市经信局光伏产业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润阳那个项目没开”,至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且有明确时间规划的项目却未能成行的原因,两方都没能给出合理解释。

资金缺口大流动性承压

一体化布局、新技术产能扩张,每走一步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电池片环节的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光伏企业要保持领先,就要不断新建产线,对资金的需求巨大。

润阳股份的现金流已经十分紧张。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10.9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5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9亿元。

2020-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48%、81.39%和79.17%,流动比率分别为0.87、0.89 和0.82,速动比率分别为0.76、0.78 和0.62。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

截止2022年,润阳股份的短期借款18.58亿元,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高达69.7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9.12亿元,长期借款13.98亿元。有息负债规模高达111.47亿元,短期债务占比高,而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为34.77亿元,这其中有高达25.31亿元的受限资金,仅有9.16亿元可供支配,这对于润阳股份的债务规模和产能扩张项目来说,杯水车薪。

光伏行业新建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且润阳股份主要通过债务融资方式补充资金投入缺口,并广泛运用货币资金、应收票据、房产、土地使用权、生产设备等资产作为抵质押物以获取债务融资。截止2022年底,润阳股份的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35.82%。

前期固定投资越大,在过剩时面临的压力越大。润阳股份在招股书中也坦承,如果下游市场波动导致收入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经营成本增加,或新建项目盈利水平不及预期,资金回笼出现困难,公司的短期支付能力将面临较大压力,甚至不能按时偿还债务本息,将导致公司经营性资产被债权人处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