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电网侧储能发展及共享储能运营模式浅析

共享储能能够缩短投资回收周期、提高项目收益率、降低储能的建设成本,目前共享储能电站既可由单一的主体投资建设,也可由各方共同投资建设。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成为一个长期高确定、高增长的产业。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可
3.2 虚拟电厂模式

“虚拟电厂”模式将各类用户的储能系统集合起来,通过先进技术优化系统运行,参与电网辅助服务获取应用收益。更适合具有专业技术实力的电网企业牵头实施。经过电网统一调度和管理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参与电力市场通过调频、备用容量等获取收益,而且还能助力输配电系统,发挥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电压支持、需求响应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目前, 国内市场上国家电网和南网公司已开始搭建项目接入平台,布局虚拟电厂业务。在虚拟电厂模式中,能够将储能系统聚合起来进行分析、优化控制的系统平臺(即“云平台”)至关重要。系统需要从建筑负荷中获得技术数据,从市场中获得价格信息,同时接收天气信息,海量信息都需要软件进行实时管理。当要求实行需求响应时,平台能找到优化点,帮助用户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3.3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模式已经出现了数十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一般适用于具有稳定现金流收益的节能项目。储能项目在移峰填谷过程中也能够同时优化无功调节,降低输配电损耗,因此可以将这些节能服务进行量化评估,探索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电网企业或大型用电企业与储能项目业主分享节能降耗收益。

规模较大的企业、园区等集中式储能提供商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依据权威的第三方节能评估机构评估储能产生的节能效益价值,由电网企业、园区运营者等节能受益方让渡部分节能收益给储能运营商。

3.4 现货交易市场模式

电网侧储能也可通过现货市场交易模式获得电量收益。共享储能提供商组织资金完成储能项目投资和建设,运营服务商(或售电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等工作,并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利用储能设施套取电价波动差值。运营服务商在电力现货市场进行购、售电交易套取价差收益。若共享储能提供商与运营服务商不是同一主体,则按协商好的规则分享收益。

3.5 综合叠加模式

当前,我国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现货交易市场和需求侧响应机制已经越来越成熟,同时“虚拟电厂”等先进模式也在多地开展了探索实践。

一方面,电网侧储能与电源侧或用户侧储能深度融合的政策、技术壁垒逐渐消失;另一方面,电网侧储能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开创更多投资收益机制。多种不同的投资、运营模式组合或策略优化还可以进一步叠加。

例如,大规模集中式储能设施可以叠加辅助服务市场调峰调频与电力现货市场价格套利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叠加融资租赁模式,需求侧分布式储能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整合组建“虚拟电厂”参与现货交易市场叠加需求侧响应模式等等。

在各类综合叠加模式中,利益相关方包括了共享储能提供商、运营服务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相互关系复杂,需要深入分析各利益相关方的业务或收益分成关系,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创新收益模式。合适的个性化共享储能商业运营模式,能充分挖掘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价值,提高各类储能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推动全社会的储能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云南省能源研究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