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电网侧储能发展及共享储能运营模式浅析

共享储能能够缩短投资回收周期、提高项目收益率、降低储能的建设成本,目前共享储能电站既可由单一的主体投资建设,也可由各方共同投资建设。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成为一个长期高确定、高增长的产业。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可
电网侧共享储能运营模式

1.市场参与对象

共享储能提供商负责建设、组织和提供共享储能设施设备(即“云端电池”),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资新建集中式储能设施,也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吸纳广大分布式储能设施,进一步发挥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应重点从整体规划、项目运营、经济性评估、价格机制等各方面开展全面研究。

平台运营服务商为共享储能提供必要的安全运行、(配合电网)经济调度等功能,同时引导共享储能提供商参与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电网企业是最有能力成为平台运营服务商角色的市场参与主体。储电设备进行放电要通过电网才可以传输到用户那里,所以要对用户的电力使用特点和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共享储能提供商、储能用户等的运营费用成本、费率和不同付款方式对运营商的影响。

储能用户既是共享储能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者,也可以将自建储能设施加入共享储能提供商的共享储能管理体系,通过参与共享储能增加收益、减少费用。通过加入共享储能体系,用户将会更有动力自行分析储电容量、价格等因素,改变自身的用能管理模式及消费习惯,为后续的投资决策做借鉴。

2.投资模式

随着电力改革深入,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储能行业,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愈加紧密。各市场主体需要通力合作,充分调动各自的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市场经验,从满足自身需求出发,在法律既定的框架内探索储能系统的创新管理体系与商业模式,形成具有中国市场特点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2.1 投资人独立投资

投资人独立投资模式的投资主体大多为大型工商业用户,他们作为共享储能提供商,全资购置和建设储能设施,拥有储能系统完全产权。储能设备可自行运营维护,或由运营服务商提供售后运维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利用国内电力市场峰谷电价、可中断电价等各种价格机制,采用低储高发的方式减少自身电费支出。通过电力交易市场、虚拟电厂等共享储能商业模式,利用储能系统存储、释放电能参与市场交易,一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电网平稳运行。

目前,电化学储能的度电成本仍相对较高,而峰谷差电价的区间相对有限,需要投资者深入分析电化学储能的投资风险。因此,独立投资适用于资金实力雄厚,对节能减排有硬性要求,或自身具备一定储能相关技术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以及部分储能投资高收益率场景。

2.2多方联合投融资

储能安装在发电侧,能平滑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的输出,或者参与火电联调频。在电网侧,储能系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将在输配电规划建设时,同步考虑储能电站建设并纳入电网统一调度,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可以充分使用储能电站支援,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化学储能的社会经济价值。电网企业应积极参与共享储能投资建设,或作为运营服务商,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电网建设,提高储能市场规模,实现多方共赢。

电网企业应成为储能的重要建设者和推动力,联合投资是一种比较适合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共享储能投资模式。在该模式下,电网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系统调度、设备运维和废旧设备再利用等业务运营,引导储能系统响应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实现削峰填谷。

2.3融资租赁和租赁模式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将以售电公司的市场主体形式出现。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市场的代表。作为电网企业与电力用户的中间商,售电公司可以进一步充当储能提供商或运营服务商角色,整合社会各类储能资源并通过租赁、融资租赁等模式将设备租赁给用户(包括电网企业)。

储能设备的运营过程由用户主导,售电公司引导参与共享储能。在能源交易的过程中,售电公司通过大数据平台等,精确分析各类用户的负荷特性,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合理设计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为用户提供低价电能,并引导用户参与共享储能的市场交易或辅助服务。对于用户而言,采用融资租赁或租赁(分期付款)方式的前期投入资本少,进入壁垒低,风险也小,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储能项目投资,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

2.4 社会融资模式

在社会融资模式中,投资方通过国内外金融市场,面向社会以债券、ABS、PPP等形式,公开发布募集项目资金开展储能项目工程建设。该模式借鉴了共享经济概念,业主可以利用储能设备降低自身的用能成本,也可以将储能设备有偿共享给第三方如电网公司,允许电网统一调度储能设备,为系统提供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只是目前储能成本还比较高、这类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预期较长,在前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扶持。


3.商业运营模式

3.1 辅助服务市场模式

目前,国内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大规模的集中式储能系统,以独立身份参与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在当前的过渡期,多地区将调峰、备用等主要辅助服务项目实行政府定价。随着后续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电力辅助市场相关竞争机制逐渐成熟,辅助服务市场将成为共享储能在电网侧最具发展潜力的商业模式之一。

共享储能提供商(或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牵头组织储能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服务商合作开展系统日常运维,在电网的统一调度下,辅助服务市场的各类市场主体(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等)根据各自需求享受各类储能服务,并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储能是经济性好、实时性强的优质调频资源,可以为各类发电机组(老旧火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核电机组)提供调频服务。引入辅助服务市场竞价机制,储能直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竞争,由通过提供调峰调频、黑启动、应急功率响应等多种辅助服务获得收益,收益水平由市场决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