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巴菲特午宴上,当他被问到如何看待特斯拉。
巴菲特说:“马斯克是位了不起的人,特斯拉是家伟大的公司,但他并不是理想的投资标的”。
在10天后,特斯拉股价上涨了70%,从500多美元最高上涨到968美元。
巴菲特被打脸了吗?
股神不看好的理由
巴菲特有充足的理由不去投资特斯拉。
首先,和特斯拉竞争的都是拥有庞大资金的传统车企巨头。
大众集团未来五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投入近600亿欧元;宝马与宁德时代以及三星SDI签订价值超过100亿欧元的电池采购合同;丰田与比亚迪联合开发的纯电车型也计划于2025年投放市场......
强敌环伺下,看起来特斯拉建立的竞争优势并不稳固。电池、电机,这些并不是具有大量专利的新奇技术,传统巨头追赶起来并不像芯片技术一样会有太长的时间周期。众多巨头的入局后,新能源电动车这块蛋糕将会有多少属于特斯拉这个先行者?
但在股市上,特斯拉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投资者的想象力。
两个月内股价上涨超一倍的特斯拉,市值最高达到了16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福特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三家美国传统车企市值总和多出了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的1958亿美元。
但按照传统汽车行业的衡量指标,特斯拉只是家“小公司”:2019年的交付量只有36.8万辆,只相当于大众的3.3%,丰田汽车的3.4%;特斯拉2019全年亏损,但在第四季度超预期实现净利1.32亿美元,只相当于丰田、大众等巨头的利润的1%。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说:“我们喜欢特斯拉,但我们正在做空他”。
短期来看,特斯拉被高估了,但一家规模和利润都还处于发育期的新能源车企,为什么会引发市场如此疯狂的追捧,这又是个泡沫吗?
“颠覆”的定义:一个新的概念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竞争基础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特斯拉很像是“一只出生在鸡窝里的老鹰”,他和传统车企在发育早期有点神似,但并不是一个物种。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把火箭和卫星大规模送入外太空改变世界之余,又搞起了电动车这个“副业”,实践着其一贯“疯狂”的想法,所以这家公司在诞生之时就具有颠覆市场的基因。
特斯拉的三大颠覆性为:
锂电池改变的产业链
特斯拉最先提出借助锂电池可以制造出与内燃机汽车一样出色的电动汽车。在科技的推动下,电池容量会越来越高,最终新能源电动车可以像内燃机汽车一样便宜。
下图显示了结果。电池需要在这个规模上继续降到100(美元/千瓦时),对比汽油就有足够的成本竞争力了。而这个目标已经指日可待。
而“电动系统会破坏内燃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这不仅仅是用电动机更换内燃机,用电池更换燃油箱,而是把传动系统这条“脊椎”从汽车里扯了下来,替换上了一套新的动力体系,这对发动机业务中的任何厂商来说都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许多供应商的竞争基础因此发生了变化。
特斯拉刚刚在上海落地的生产基地,年产能最终目标为100万辆,而其整合的零部件供应商高达数百家,其中与电池和电控系统直接和间接相关供应商多达数十家。
这条新能源车的产业链里,替换掉了大量燃油车的供应商,而率先整合供应链的人,会随着产能的扩大和研发的深入,不断压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建立这套工业体系的先发优势。
第一辆特斯拉出厂价将近700万美元,而2020年由上海生产基地制造的Model3成本只有原来的不到1%。在上海制造基地里,特斯拉在车内线束安装、车身一体冲压成型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安装,将原有的制造时间和成本压缩了90%。
这种工业化进程会催生一大批新能源产业链的新巨头(如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供应链和制造体系中成为了标准的制造者。
不过但单纯的产业链改变并不足以让特斯拉在行业里超越巨头,新涌现的电池和电机等厂商是一种公共资源,只要给钱可以为任何人干活。特斯拉对产业更深层的改变是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