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比亚迪电池分拆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9-08-23 10:34:07 太阳能发电网
2016年9月,王传福信誓旦旦地说:“比亚迪的电池暂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身体力行地推翻了这套说辞。2017年5月开始,便有媒体多方求证后报道:比亚迪汽车旗下电池业务被拆分并独立经营,这一决定已经在比亚迪内部开始实施。在其拆分计划中,不管是其一直押宝的磷酸铁锂,

2016年9月,王传福信誓旦旦地说:“比亚迪的电池暂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身体力行地推翻了这套说辞。2017年5月开始,便有媒体多方求证后报道:比亚迪汽车旗下电池业务被拆分并独立经营,这一决定已经在比亚迪内部开始实施。在其拆分计划中,不管是其一直押宝的磷酸铁锂,还是后来开始涉足的三元锂电池,都将全面向市场所有车企供货。


据传,王传福是受到了巴菲特的指点。他深知,如果说比亚迪创立之初,垂直整合是彼时无二的战略选择,那么现在要将比亚迪安身立命之本发扬光大,电池无疑是最佳选择。


2018年底,比亚迪深圳总部,王传福西装革履,对着镜头不慌不忙地发布了一则炸裂的新闻,他宣布:“比亚迪会将其汽车电池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并将于2022年底前上市。”


直到近日,比亚迪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再一次强调这件事,又在业内激起水花。关于当前的电池市场现状,比亚迪一名不愿透漏姓名的知情人士笑言:“风水轮流转,比亚迪不外供成就宁德时代,宁德时代‘玩弄’甲方再成就比亚迪。”


但在个别资本看来,即使比亚迪能在2022年底前实现上市,其实力与估值还是离宁德时代差了一大截的。


车市低迷,成本优势失去,电池产能过剩,外部卖方市场需求明显


“我今年50多岁,倘若60岁退休,还有不到十年时间。在退休前,我会把比亚迪的框架和管理层委员会体制搭稳。若一切顺利,那时比亚迪规模优势形成,竞争对手就没有机会。”2017年,51岁的王传福如是说。


虽然比亚迪的“竞争对手”有很多,但站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人们更倾向于把这个竞争对手理解成——宁德时代。


2016年,比亚迪电池的出货量达8.23GWh,位列行业第一。


一年后,剧情急转直下。2017年,虽然比亚迪电池业务同比增长19.37%,但其的5.43Gwh装机量却被“后来者居上”的宁德时代超过将近一半。2018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装机量分别为23.43GWh和11.43GWh,占据我国电池总装机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2019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电池装机量分别为13.85GWh和7.36GWh,排名并没有发生改变。


比亚迪为什么会被宁德时代后来者居上?这和比亚迪的电池供应链相对封闭不无关系。截至2018年,宁德时代已有一百多家动力电池配套企业,而比亚迪的电池还基本只对内供应,对外供应的车企仅有5家。


更让比亚迪感觉有些窘迫的是,“做自己家的生意要看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量,目前动力电池业务量低主要是自己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不景气。”上述比亚迪内部人员说。


这也意味着,在动力电池方面,原本垂直整合一体化供应链应有的成本控制优势,比亚迪正在失去。车市低迷,利润下滑,这使得比亚迪动力电池成本分担能力有限。而在庞大的人工成本压力之下,比亚迪正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和运营压力。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始料未及的低迷,使得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的投入显得有点过剩。2017年时,比亚迪在深圳拥有两座电池工厂,其中最大的电池工厂可实现年产10亿瓦时的电池生产能力。而另外一座工厂也拥有最多达8百万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力。除上述两个建设项目外,比亚迪那时正在青海投资建立的新电池工厂即将形成10GWh的动力电池年生产能力。


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组数据:在新能源汽车订单激增的2016年,比亚迪锂电池出货量约8Gwh,产能利用率仅达80%。


内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外部的“卖方市场”也似乎在向比亚迪招手。


该人士告诉第一电动,“风水轮流转,比亚迪不外供成就了宁德时代,但现在也有很多机会在向比亚迪招手。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些甲方对宁德心生怨怼了,因为谁想要供货,就得先付给宁德一个亿的开发费用。”


随后,第一电动试图向宁德时代供货车企确定该消息的准确性,如北汽、合众等,但均未得到明确回复。


宁德时代方面,其公关经理回应表示:“我们和每家企业合作的具体条款都不一样,具体合作情况也都并不相同。”


有资本人士分析称:“目前主机厂正处于洗牌阶段,头部客户都会更看为重,宁德时代即便真有这样的做法,也就是敢跟国内二三线主机厂这么玩吧!”





作者:安小曼 来源:第一电动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