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特斯拉围城,国产新能源路在何方?

2019-02-04 10:48:43 太阳能发电网
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绝不是走以量取胜和同质建设的老路。在一个接近产能过剩的行业,只有在创新和质量上实现引领才能够赢得新能源的制高点之争。头顶世界新能源领先者称号的美国汽车品牌特斯拉终于来了。2019年1月7日下午,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工程宣布正式开工。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这片位于上海东南一角

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绝不是走以量取胜和同质建设的老路。在一个接近产能过剩的行业,只有在创新和质量上实现引领才能够赢得新能源的制高点之争。


头顶世界新能源领先者称号的美国汽车品牌特斯拉终于来了。2019年1月7日下午,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工程宣布正式开工。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这片位于上海东南一角的两港西大道与正嘉路交叉口的一期工厂,年产能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


回顾特斯拉中国化的进程,几乎很少有人相信一家来自海外的汽车品牌能够如此快速和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某种程度上,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注脚,特斯拉代表了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样本:在核心制造领域,特斯拉作为外商独资的典型,为一众力量所聚焦。


窗口


从政策背景上来看,特斯拉的落地也并非无迹可循。


去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制造业方面,已基本开放的制造业目前保留限制的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紧接着的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相关文件将于上半年尽早公布实施。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时间表: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 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2018年6月2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公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这一政策的第八条明确提到“汽车制造业: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2020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起点是2018年7月28日,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算起,新能源车领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资数量要求正式取消。


特斯拉无疑是最早的获益者。相关政策甫一出台,这家新能源车企立刻相时而动,将此前媒体数度盛传的在上海投资建厂的消息变成现实:新能源汽车的国际领先者特斯拉开始了其以全资方式进入中国的渐进步伐。


落地


早在2018年7月,特斯拉就正式宣布中国独资工厂落户上海临港。资料显示,特斯拉当时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特斯拉将在上海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


8月,特斯拉则开启了上海工厂的招聘,当时招募的岗位包括EPC工程总监、政府事务项目经理、施工经理、土木工程师、电气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师以及法律顾问、高级财务经理等。


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9.7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Q01-05地块864885平方米(合计1297.32亩)工业土地,这也标志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地区实质落地。


到11月时,包括与工厂建设相关岗位,如采购经理、生产运营经理、亚太工程审计项目经理、施工质量项目经理、生产安全经理、供应链项目经理、安全系统专员、仪控工程师、高级进度控制专员、高级成本控制工程师等的招聘也宣布开启。


而到了12月份,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的消息更是进一步显示,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建设节奏正在加快,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即将开工建设,并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即告投产。


再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特斯拉开工信息,也就是说特斯拉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全资成立公司、招聘、拿地和开工等一系列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果2019年下半年就能够按照预期完成部分投产,那么特斯拉国产化时间将比规划提早至少一年左右。


而在业内人士眼中,对于特斯拉的政策支持,也彰显了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决心与魄力。在特斯拉筹备过程中,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调研上海市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时指出,落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上海市领导听取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相关情况介绍,察看特斯拉热销车型,鼓励企业在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厂建设。


与此同时,特斯拉对进入中国市场也不遗余力。特斯拉董事长马斯克已经表态,2019年特斯拉计划将MODEL 3的部分生产带到中国。据悉,一期总投资预计160亿元、总投资将高达500亿元。根据进一步的协议内容,特斯拉将以独资的形式,在临港地区建设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其中涵盖了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特斯拉超级工厂、特斯拉销售中国分公司等。


如此紧锣密鼓的集中建设,就不由得令业界人士为成长建设中的本土新能源制造者位置担忧。特斯拉意欲何为,本土玩家又将如何自处?这都是亟需回答的关键之问。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时代,本土各大车企尚能够以合资、共建等方式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崛起过程中分一杯羹,那么在更为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的环境之下,在技术实力上仍处落后的本土造车者们,又将如何面对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独自大鳄?


如果不考虑政策等因素,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本土品牌在一定时期内势将被特斯拉碾压。按照此前马斯克的测算,在中国建厂之后,特斯拉的新车可以至少降低3600美元的运输费,此外通过中国本土供应链和劳动力等带来的综合优势,将有望使特斯拉的售价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按照特斯拉MODEL3目前在中国的最新估价,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的长续航版本的最终售价将处于30-40万元(原价为58.8万元)之间。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渐退潮,这一价格在市场将极具竞争力。


资料显示,特斯拉主打的大众车型MODEL3在2018年中已经实现了周产5000辆的目标。MODEL3的成功量产,为其中国工厂的建设和供应链的筹备,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按照2020年这一公认的特斯拉中国量产时间为节点,本土汽车厂商能够生产出能够在同一市场相抗衡的竞品则成了未来中外新能源车企的关键角逐因素。


 



作者:张兴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