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光伏市场影响或比预期更大

2018-12-15 11:58:03 太阳能发电网
531新政之后,光伏公司回款难度大增,应收账款激增。光伏行业寒冬下,债务警报频发,倒闭传闻四起……新政下发不到一周,三大资本市场57家光伏公司市值蒸发近千亿元。截止目前新政实施已经半年多,至年末之际,各种关键光伏政策任然未出台。那么,接下来的2019年光伏市场影响或比预期更大!下面是近期光伏行业波及比较大的几家企业情况。受光伏新

531新政之后,光伏公司回款难度大增,应收账款激增。光伏行业寒冬下,债务警报频发,倒闭传闻四起……


新政下发不到一周,三大资本市场57家光伏公司市值蒸发近千亿元。截止目前新政实施已经半年多,至年末之际,各种关键光伏政策任然未出台。那么,接下来的2019年光伏市场影响或比预期更大!下面是近期光伏行业波及比较大的几家企业情况。


受光伏新政及行业波动影响 天龙光电本部生产线全部停产


天龙光电12月12日晚公告称,由于受到行业波动及光伏新政策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炉、多晶炉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近期未有新订单,公司本部生产线全部停产,子公司上海杰姆斯电子仍在生产。


天龙机电近期麻烦缠身。公司三季度陷入亏损,同时控股股东所持全部股份被冻结,半个月内三名高管离职,董事被缉捕。


需求减少


公告显示,1-9月公司营收为892万元。其中,上海杰姆斯电子营收为14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16.51%。目前公司内部管理、产品研发等工作仍正常开展。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其他合作方,争取早日恢复生产。


今年5月31日,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同时,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5分钱。这也被业界称为光伏“531新政”。


在此背景下,光伏行业一度进入“寒冬”。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光伏制造业普遍开工率维持在60%左右,生存面临困境。新时代证券研报指出,“531新政”后光伏行业加速洗牌,各环节产品价格急速下跌。2018年以来,硅料价格下跌约46%,单晶硅片下跌约43%,多晶硅片下跌约55%。部分一线厂商可以达到较高的开工率,二三线厂商开工率普遍不足甚至停产。


光伏组件等相关光伏产品需求减少,硅晶设备厂商天龙光电的订单随之不断减少。


今年以来,天龙光电业绩表现不佳。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89万元,同比下滑93.03%;归母净利润为-3009.67万元,同比下滑119.79%。2017年公司“保壳”成功时,归母净利润为6702万;2015年、2016两年则连续亏损。


12月11日晚间,天龙光电公告,拟筹划对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旧设备)进行处置,包括金刚线生产设备及线切割机23台,交易总价格不低于177万元。


高管辞职


上市8年来,天龙光电深陷“保壳”循环,并多次变更实际控制人。


上市之初,冯月秀、冯金生、吕行、万俊平形成一致行动人,为天龙光电实控人。2015年1月,北京灵光向天龙光电控股股东常州诺亚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1亿元后,周荣生、顾宜真夫妇取代了实控人的位置。2016年7月,陈华收购北京灵光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进而间接控制占天龙光电20.23%股份,接替周荣生、顾宜真夫妇成为实控人。


11月17日,天龙光电公告称,控股股东常州诺亚处于冻结状态的股份数量4378.8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00%,占公司总股本的21.89%。


实控人麻烦不断,天龙光电的高管则纷纷“出走”。11月15日以来,天龙光电三位高管离职。11月15日,天龙光电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洪宇辞职;12月1日,董事会董事、副总经理王思远及吕明汀辞职。


11月20日,天龙光电公告称,公司董事陈敬因涉嫌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侦办的一起刑事案件,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通告缉捕。陈敬为天龙光电实控人陈华的配偶。


向日葵拟出售部分光伏设备筹集资产


向日葵12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落后淘汰的机器设备及电子设备等资产出售。


出售资产包括多晶铸锭炉和多线切片机、焊接机、层压机等机器设备共409台、电脑空调等电子设备共80台,合计489台。上述资产账面净值7368万元,评估价值987万元,减值6381万元,减值率86.61%。本次交易预计减少公司2018年度净利6210万元,其中涉及过磅的资产最终以实际过磅情况为准。


另外,基于公司生产线改造后将使用新的工艺和技术,公司将核销无形资产中原自行研发的非专利技术,拟核销的非专利技术原值1.13亿元,累计摊销0.96亿元,本次无形资产核销金额占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72.21%。因2017净利润基数小导致占比较大。


向日葵称,公司目前生产所用的设备和相应的生产技术部分为2011年以前投入, 已严重落后于目前主流技术水平,尤其是2018年度“531光伏新政”以后,整体市场竞争环境更为恶化,公司现有部分设备和技术水平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应对“531 光伏新政”的不利影响,公司对现有落后的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将提高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次设备出售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使用效率,优化公司资产结构,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SMA败走中国市场 全球裁员425人


根据SMA官网消息报道,SMA太阳能技术公司管理委员会(SMA/FWB:S92)已经向员工介绍了9月份宣布的重组措施。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停止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并将中国公司出售给管理层。重组将包括全球劳动力减少约425个全职职位。此外,SMA将定位于系统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经工程委员会批准,计划实施的重组措施从2019年1月开始。到2018年12月31日,SMA管理委员会计划在全球裁减3307个全职职位(不包括临时雇员)中的425个,直到2020年。这些全职职位中有100多个涉及德国,300多个涉及国外。SMA管理委员会的目标是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进行裁员,但不能排除强制性裁员。


SMA集团CEO Juergen Reinert博士说:“基于市场变化,为进一步重整全球业务,SMA集团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于12月6日决定对中国子公司进行重组,由以张勇博士带领的中国管理层对现有中国业务进行整体收购。我们将进行平滑的交接来确保与所有合作伙伴的业务继续顺利进行,同时也将最小程度减少对中国区团队的影响,最终中国区相关实体将从SMA集团退出。SMA集团和张勇博士的新公司将在生产、供应链和客户服务等各业务上紧密合作,更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优势,优化成本和提高效率,持续服务国际市场。未来,新公司将重点开拓中国市场。SMA相信,这将是具有巨大创新性的双赢解决方案,新公司尤其能够在SMA支持下更加高效地开拓中国市场,并将积极拓展SMA集团业务范围之外的新业务和新产品。我们感谢各位对此变化予以理解,也希望大家对SMA集团和新公司给予大力支持”。


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博士说:“对于SMA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作为曾经SMA集团的一份子,新公司成立后将以更高效更有活力的新面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继续与SMA集团紧密合作,继续为海外市场、中国市场提供业内高质量标准的产品、系统和服务,继续与广大客户和供应商以及业内合作伙伴长期紧密合作,携手前行。展望未来,我们将稳健经营,并加速壮大,除了发展光伏逆变器业务外,公司也将布局周边相关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将新公司打造成广纳贤士,唯才是用,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为中国光伏发展、清洁环境和先进制造业极尽贡献。”


台湾光伏龙头茂迪裁员近千 成本居高不下正寻转型


11月28日,台湾地区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茂迪宣布进行裁员,“考量现有人力配置与产能规模落差过大,拟进一步精实组织架构,预估影响各厂区直接间接员工人数约916人,将于明年1月28日调整完成”。


裁员、停产一系列措施皆是为了转型,成本劣势是它转型的主要原因,而今年“531”光伏新政则加快了茂迪的转型步伐。


国金证券的研报介绍,台湾光伏电池片产能仅次于大陆,且60%~70%订单销往大陆或大陆厂商在东南亚的海外组件厂。台湾电池片产能因建设早而设备效能低,且各家产能较小,导致成本管控水平完全不具备竞争力,近年来,在低成本产能的竞争及下游供应链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下,台厂已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收缩战线累计裁员已超千人


茂迪裁员对于处于变化期的光伏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11月28日,台湾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茂迪宣布:“考量现有人力配置与产能规模落差过大,拟进一步精实组织架构,预估影响各厂区直接间接员工人数约916人,将于明年1月28日调整完成。”


茂迪称,自今年年中开始,因光伏市场剧烈波动,公司采取一系列精简组织及人力调整计划,进行精实管理、活化资产及去杠杆化改革。由于“531”光伏新政对于产业影响及景气循环波动影响重大,茂迪将公司改革的重点放在调整产能规模并集中管理。


这已不是茂迪今年第一次宣布裁员,公司9月宣布先与300多名员工提前解约。当时茂迪解释称,面对市场的波动与不确定性,本公司为改善公司竞争力,将计划调整体质规模并落实精实管理,以提升整体营运绩效。茂迪将对人力短期内配置进行调整。此次被裁的员工因属补充性人力,在产业冲击的当下,为本次主要调整的对象。


但茂迪近几个月的调整看似并不顺利,公司在公告中称,由于调整无法一步到位,有一定的进程与步骤,才陆续有了一些“异动”。


此前,茂迪称因订单急剧缩减,选择关停其位于江苏昆山的子公司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经营报》报道称,8月24日,该厂区已经处于停工状态。留守的员工介绍,停产之后,员工一部分跳槽到了周边其他企业,一部分则选择了返乡。


通过关停公司、裁员等措施,茂迪的整个经营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茂迪在11月28日的公告中称,经历半年的规模调整后,台湾厂区将锁定生产太阳能高效电池及模块产品,下游则持续发展太阳能系统,主攻利基产品,不再追求规模扩大。


茂迪营运的重心由太阳能电池逐渐转为下游的太阳能模块与系统,将成为一家轻资产公司。


转变为轻资产公司对茂迪来说影响如何,本次裁员涉及哪些工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1月28日也曾致电茂迪,但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回复。


台湾光伏电池厂转型


茂迪在1981年以设计及生产高级测量仪器起家,1999年跨入太阳能电池产制领域,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家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致力于研发与制造高质量的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应用产品。时至今日,茂迪是台湾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


2014年后,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茂迪公告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19亿新台币,同比去年的62.62亿新台币减少了超过60%。利润方面,第三季度净亏损13.26亿新台币,而去年第三季度亏损是3.37亿新台币。


台湾光伏工厂成本一直较高,光伏工厂也早已开始求变。


为了应对大陆工厂的竞争,去年10月,台湾电池片主要厂商昱晶、新日光、升阳光电宣布合并,由新日光合并吸收其他两家并更名为联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合并后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今年前十个月累计营收为100.32亿新台币,同比增加23.54%。


此外,今年的外部情况出现新的变化。“531”新政等政策因素,导致茂迪不得不收缩战线。


茂迪营收约九成来自光伏电池,大约一成来自光伏组件。而按区域看,约一半的营收来自大陆。国金证券研报介绍,“531”新政后下游装机需求下降,使一体化组件厂被迫收缩资本开支、放慢产能技改升级节奏。


除了国家层面政策因素,欧洲的政策也在影响茂迪。


国金证券研报还提到,欧洲“双反”已于9月结束,最低限价机制取消后,原先欧洲市场在售组件的主要电池片来源——中国台湾电池片在效率及成本方面均不具备竞争力,预计中国大陆产电池片将快速夺回欧洲市场份额。



作者: 来源:亚太能源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