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能源低碳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大石油公司再度发力,塑造绿色可持续的公司形象,努力扭转传统能源行业的负面舆情,积极探索适合石油公司特点的新能源转型路径。2017年以来,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一些规律和共性特点,值得国内石油公司学习和借鉴。
1调整组织机构,加强规划与管理
当前,各大石油公司普遍认同新能源业务是向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面对不同新能源领域,国际大石油公司做出各自的策略选择,对公司新能源业务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也做了不同安排。
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代表的北美国际大石油公司,对新能源业务的态度较为保守;以BP为代表的欧洲国际大石油公司,态度和行动较为积极,为更好地促进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专门调整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欧洲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传统天然气板块(事业部)基础上,整合新能源与发电业务,成立了天然气、电力与新能源板块(事业部),在提升新能源业务地位的同时,明确天然气业务与新能源的协同关系。
道达尔在2016年将新能源与天然气业务整合,成立了继勘探开发、炼化和销售之后的第四个核心业务部门,即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事业部(GRP)。同年,壳牌也将新能源与一体化天然气业务整合,成立了一体化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板块,在发展天然气的同时,开发生物燃料、氢能、风能、太阳能等业务。BP公司则单独设立了新能源业务板块,并对不同的新能源业务设置战略绩效单元。相比而言,北美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没有为新能源业务进行组织机构的相应设置。
在管理模式上,欧洲的国际大石油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普遍采用业务板块主导和创新技术培育并行的方式,选择性地发展新能源业务。
对与传统业务关联程度高、前景明朗的新能源业务,由板块(事业部)或新能源业务部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等,并由新能源业务单元具体执行;对与现有业务关联度不高且未来发展前景不确定的新兴产业,则通过公司技术部门专门成立的风投公司,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进行“小规模、多领域”培育,为公司未来新业务增长点培育和储备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
BP公司的新能源板块负责执行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业务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与此同时,BP通过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对不确定的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进行有选择的投资,孵化和发展面向未来的更多选择。例如,在移动出行领域,BP洞察到中国已成为全球交通出行产业变革的领导者,于是其风投公司锁定中国移动出行明星企业“蔚来资本”并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电动汽车、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从而不断加强BP在高级移动出行领域的地位。
2 谨慎选择投资,有序重点推进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发展新能源业务比以前更加务实。他们普遍认为,新能源业务虽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增长点,但是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因此,从各大石油公司的中短期发展规划上看,他们对新能源业务采取“普遍关注,重点投资,注意把握节奏”的策略。
在投资上,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试探性、小规模发展,无论是在项目投资上还是在研发投入上,新能源业务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在投资类型上,他们非常重视发展与优势传统油气业务具有一体化、协同效应的新能源业务。
近两年,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公布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及研发投入。其中,壳牌计划在2020年前每年对新能源业务投资10亿~20亿美元,新能源业务的研发投入将占公司研发预算的20%。2017年,BP、壳牌和道达尔的新能源业务投资额占公司总投资的比重均已超过3%,但仍远低于油气主业的投资规模。新能源投入占比较小的原因有二:一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对新能源领域仍持谨慎态度,主要投资示范性项目;二是对前景较为明确的领域,例如发电业务,由于项目规模有限,所承载的投资数额不大。
在投资领域上,各公司根据自身特点,优先发展与自身优势协同性高的新能源业务。
道达尔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和范围都是领先的,投资领域覆盖太阳能、风电、生物燃料、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公司预计2030年新能源资产占比将达到20%。生物燃料业务与传统业务密切相关,得到各石油公司的普遍重视。同时,一些公司利用传统的加油站网络、物流网络、海上技术等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加油、充电、加氢综合服务网络和海上风电。2013年,道达尔、壳牌与德国戴姆勒等公司结成“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启动“氢气流动”项目,计划到2023年将德国加氢站增加到400座。
3 注重电力业务,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能源行业电气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向电力业务转型是国际大石油公司普遍看好的综合性能源供应商转型途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成本快速下降,一些项目的投资回报已经达到7%~10%的水平,具备了商业价值,且可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这也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再度重视这些领域的主要原因。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电力业务实行全业务链布局,涉及发电、售电、存储和新技术研发等各个环节,包括从风电、光伏发电到交通充电网络和新型电池技术等各种相关业务;在投资模式上采用收购、风险投资、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
在上游发电环节,除埃克森美孚外,其他4家国际大石油公司都已涉足风电和光伏发电业务,海上风电业务是目前欧洲石油公司的发展重点。在光伏发电领域,涉及生产光伏电池、开发太阳能电厂,以及为居民安装太阳能设施等多个方面。BP和壳牌均在近期通过收购或入股大型太阳能公司,强势回归光伏发电领域。
在售电环节,国际大石油公司通过收购或签署协议等多种形式,布局未来交通充电网络以及居民终端售电网络建设。2017年,壳牌和Ionity达成合作协议,要在2019年之前在欧洲的高速路上建立80个充电站点;同年壳牌还收购英国家庭能源和宽带供应商First Utility,进军英国能源零售市场。
在储存和技术研发环节,国际大石油公司通过收购、风险投资、与高校合作等方式,研发锂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以及高压充电技术等。道达尔收购了电池制造公司Saft。BP与特斯拉公司合作在美国建设风力发电厂能量存储系统,并对StoreDot和FreeWire技术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推动“超极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壳牌风险投资公司向德国储能方案提供商Sonnen公司注资6000万欧元。
4 多渠道投融资,布局新兴业务
对前景广阔、不确定性较高的新能源业务,国际大石油公司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与各类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广泛开展合作,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回报,为公司未来保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基础。
国际大石油公司选择收购或控股某个领域的领军公司,或者成立合资公司,从而获得快速进入多个新市场的机会。大型电池研发制造商、太阳能发电厂、电动车充电商等,这些已有成熟平台、网络或技术的公司受到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青睐。
国际大石油公司还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进行“小规模、多领域”的培育,寻求新技术和成长性业务的投资机遇。为新兴低碳技术的研发注资,孵化有创意的新能源创业公司,从而实现对新能源产业的前瞻性技术布局。在投资方式上,坚持以参股为主,投资金额和股权比例与项目发展前景和确定性呈正相关。初期以少数股权入资的方式,促进创业公司的成长,尽量避免干预决策。
国际大石油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涉及范围广阔,涵盖新能源技术、管理及商业模式等众多领域。在技术方面,涉及储能、充电、藻基生物燃料、智能电网、碳捕捉和储存、自动驾驶等技术;在管理及商业模式方面,包括数字化转型、区块链、共享出行等领域。道达尔风险投资主要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储能、数字化能源、物联网和可持续交通出行等领域;BP风险投资主要方向包括生物及低碳产品、碳管理、电力和储存、数字化变革和高级移动出行等领域。
本文节选自《国际石油经济》2018年第7期《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做法及启示》,原文字数:4995,页码:5-11页。
题 目: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做法及启示
作 者:刘月洋,余岭,石洪宇,康煜,薛源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