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保问题越发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向新能源转型,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去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新能源企业已经达到152家。但作为资源类行业自然有着周期性,企业的经营情况也会随周期性变化,2017年,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这一年里,上述152家公司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有哪些新能源企业面临危机?又有哪些新能源企业正在稳步向前?多家公司ROE“不及格”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食品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简称:ROE)独占所有行业榜首,平均值能达到25%。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以2017年年报为基础,上述152家新能源公司的ROE数据已经出炉,但仅为2.88%,远低于食品行业的25%。
对此,有行业内分析师表示,能源行业有着自己的周期,这与食品行业是有区别的,2017年新能源行业的景气度与此前相比降低了不少。
“2012年,可以说是新能源行业最火热的一年,由于当时行业处于发展期,再加上政策的多方面支持,所以,当年ROE水平应该还要高一些。2012年之后,例如:光伏、风电等行业遭遇了一些困难,所以此后新能源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到了2015年,在经过瓶颈期后,不少公司找到了解决方向和新的盈利点,所以,盈利水平也有所回升。”该分析师表示。
按照上述观点,记者统计了上述152家新能源公司2012年的ROE,平均值为5.2%,2015年的平均值为6.5%,这一周期性理论也得到了印证。
虽然,新能源行业的ROE水平远低于食品行业,但需要看到的是2017年有8家新能源公司的ROE超过20%,但也有16家公司的ROE为负值。
从目前来看,*ST龙力去年的平均ROE最低,为-257.97%。据今年5月25日的公告显示,*ST龙力在回复深交所时表示,尽管目前公司债务及诉讼缠身,但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公司将努力保持现有的生产能力,并协调各种资源,保证未来12个月正常生产经营的持续。
根据公告,公司目前共有18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与公司4月18日披露的被冻结账户数量相比,增加了3个,被冻结账户金额增加了2400万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总额为33.5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2.07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10.34亿元,一年以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5.82亿元,应付票据余额为4.98亿元,长期应付款余额为3400余万元。负债总额与公司4月18日披露的数据并无差别。自公司债务违约事件发酵以来,公司及公司董事长程少博共计面临23项诉讼,这些案件目前均尚未开庭或正在开庭审理中。
公司方面表示,对于债务违约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已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员,积极与相关各方协商解除对账户的冻结,与债权人沟通分期或延期偿还债务,或通过增加抵押物等方式,进行债务展期。目前,相关协调沟通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期后已有部分债权人撤销对公司银行账户的冻结申请,部分债权人同意分期或延期偿还债务的要求,也有部分到期债务已进行了偿还。
但公司同时也表示,因面临多项诉讼,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及资产已被冻结、存在大量未偿还债务,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公司融资能力、正常生产经营已受到一定影响,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存在较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除*ST龙力外,*ST海润的ROE也接近-100%。5月22日,上交所发布公告,*ST海润的暂停上市,更引发了光伏行业内对这家昔日光伏巨头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