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旁,轨道交通1号线正在施工中。 “电气化新疆”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公共汽车、公共场所供暖、农业生产、油气输送泵站……将逐步实现电能替代。 增加用电,是这场行动的目标之一。未来建成投产的地铁,将是用电大户。 新疆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加快推进电气
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旁,轨道交通1号线正在施工中。
“电气化新疆”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公共汽车、公共场所供暖、农业生产、油气输送泵站……将逐步实现电能替代。
增加用电,是这场行动的目标之一。未来建成投产的地铁,将是用电大户。
新疆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加快推进电气化新疆工作方案》道明缘由:“2015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区内外用电需求增速放缓,发电企业发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冬季采暖期电网调峰困难,新能源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电力产业和消费结构转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电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稳步推进‘电气化新疆’,有利于构建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扩大电力消费,消纳富裕电力,提升我区电气化水平,带动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逾8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三分之一为新能源,三分之一为公用火电和水电(剔除配套外送电源),三分之一为自备电厂,而全疆最高负荷只有2500万千瓦左右。
电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直接触发的是发电、输配电方的变革。在电改的大背景下,新疆电力市场的发展特点鲜明。
新能源打捆参与直接交易、疆电外送、新能源替代自备电厂……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化交易具有浓重的新疆地缘特点。”
与此同时,矛盾之下,参与方对市场协调方式,尤其对新能源应如何替代自备电厂发电仍存争议。
打捆
新疆东西相距4000多公里,南北相距3000多公里。南北疆资源禀赋差异大:南疆光照条件好,光伏发展迅猛,需要配套火电进行调峰,然而,南疆缺煤;北疆的煤运到南疆,相当于把湖北的煤运到广东,火电经营成本高。
2015年,新疆电源供需矛盾已凸显。受消纳形势所迫,彼时新疆已开始试水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收购是国家政策要求,新能源究竟能不能参与交易,在当时业内看来,是个敏感的话题。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文件承认了清洁能源参与市场化的可能性,这是政策依据。”
政策加持下,市场电发展迅速。2017年上半年,新疆所有市场电份额总和已占50%。在新疆电力市场上,与新能源相关的交易品种主要有三种:清洁能源打捆参与疆电外送、新能源打捆参与直接交易、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发电。
目前外送电有三个品种,一个是以天中直流为代表,一个是以电力援疆为代表的政府间协议,第三个是日益活跃的省间市场化现货交易。
天中直流自2014年开始,将疆电送往河南,每年计划由国家电网报发改委。而电力援疆则开始于2015年的疆电入鄂。
2016年,新疆自治区政府提出通过消纳新疆电能作为援疆工作补充升级,以市场化方式确定电价的“电力援疆+市场化”方案。
每年,新疆自治区政府、援疆指挥部、受援地政府一起到援疆省市汇报对接,商量确定送电计划后形成协议或会议纪要,之后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挂牌。2017年疆电外送计划意向为126亿度,截至2017年6月已全部签订107亿度。
“与单纯的产业援疆相比,电力援疆使新疆自身资源转化为优势。”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而强调市场化,是因为新疆外送电比受入省份当地火电标杆便宜。以广东为例,新疆参照三峡,外送价格为两毛零六,经过各个环节到广东,落地价格为四毛零五。”
“这个价格是友情价,不是纯市场价——单独看市场,疆电到不了广东,没有优势。参照市场价格,但又不完全按市场走。输配成本是固定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就像网购商品,江浙沪地区包邮,但到新疆就不包邮。”
除了外送,新疆自治区内已开展直接交易,公用火电厂全部参与,大部分新能源电厂都参与。
直接交易中,新能源打捆不超过20%——该数据是根据历年电网调峰能力和特点测算得出。
打捆,是这两种交易的共同点。
“直接交易中新能源打捆不超过20%,当然可以人为地把这个数字提高,但实际消纳是得看多少给它调。”业内人士指出,“有一种情况能增加实际消纳,就是替代自备电厂。”
作者:刘文慧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