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可太阳能:技术创新实现成本置换

2011-04-06 12:34:31 太阳能发电网
据了解,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工厂的产量约为1500片/小时(每条生产线),业界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至少3000片/小时,这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并以最小的破片率高速处理硅片,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成本降低的最终目的,而这正是电池片丝网印刷设备的技术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工厂的产量约为1500片/小时(每条生产线),业界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至少3000片/小时,这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并以最小的破片率高速处理硅片,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成本降低的最终目的,而这正是电池片丝网印刷设备的技术发展方向。
  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太阳能光伏大会上,得可太阳能向业界展出其最新的高产能的丝网印刷解决平台Eclipse,让我们看到得可在引领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工艺方面的努力。
  基于PV3000的基础,得可从2009年便开始在印刷精度和重复性方面寻求突破,并因此研发出更具有弹性、能快速提升产能的模组化设计Eclipse平台。
  得可大中华区可替代能源业务发展经理张敬元表示,Eclipse平台最大的优势是产能与精准度都达到了最高,而且占地面积较少。另外,可扩展性与模组化设计成为该平台最显著的特点。Eclipse启动了一个全新的、灵活的平台设计理念,结合了一系列在客户现场可装拆的联结模块,可以让厂家轻松地调节产能,从而达至1200wph、2400wph或是3600wph的产能。
  同时,Eclipse平台在核心技术上也实现了很多突破。
  Eclipse可同时采用多个印刷头进行运作,大大提升产能。其可重复性同样达到六西格玛,精度为业界最高,印刷速度为600毫米/秒,并具有先进的处理功能、视觉综合检测功能和卓越的精确定位功能。
  Eclipse的主要模块设置了总控制台,可作为整条生产线的主要操控台,并设有印刷头和装载机;其他附加的工艺模块可作为次要的和受操控的“辅件”运行,去掉增加额外操控台的成本。对于准备日后扩产的客户来说,Eclipse平台具备可以轻松升级的性能,这也是这套设备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的特点。
在初始安装时,客户可配备联结模块。在扩产时,只要将其转换成具印刷功能的模块,就可以无需重新配置整条生产线,以包容更多的模块,进一步精简扩产流程。
  张敬元介绍,目前国内小型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初期投资压力非常大,Eclipse平台的研发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使用该平台能够帮助这些企业缓解初次投资压力,并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提高产能,只需要增加单体丝网印刷机就能实现,不需要进行系统的二次投资。
  对于国产丝网印刷设备业的发展,张敬元表示,国产丝网印刷设备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这可以促进光伏制备设备技术更快地发展,得可乐意看到这种发展态势。但他也表示,“目前一些国产丝网印刷设备在技术上还不成熟,而价格相对要比得可低很多。这不是一个良性的竞争。”
  国产丝网印刷设备以价格优势近两年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对此张敬元表示,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其竞争不应单纯看价格,性价比更具有说服力,对客户来说设备所能够产生的价值更应该占据首位。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电池片效率有问题,或者报废率与破片率问题控制不好,那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损失很可能大于设备投入。反之,如果电池片效率高于同类产品,报废率与破片率低于同类产品,对客户来说单位产品成本就更低,因此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工作效率会对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带来直接影响。
  促进光伏成本降低会是一个长久性的话题,从得可的技术实践来看,向原材料要成本是一种路径,向设备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创新要成本也是一种途径。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