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重新理解整体解决方案

2011-04-06 12:32:36 太阳能发电网
由于光伏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的多样化,目前对于光伏系统集成环节的理解也成多样化趋势,即或是业界很多人都认同的针对系统集成的整体解决方向,对其概念与内涵也仍存不同理解。 日前,施耐德电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携其光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亮相上海太阳能光伏大会,其业务总监王国伟认为

  由于光伏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的多样化,目前对于光伏系统集成环节的理解也成多样化趋势,即或是业界很多人都认同的针对系统集成的整体解决方向,对其概念与内涵也仍存不同理解。
  日前,施耐德电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携其光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亮相上海太阳能光伏大会,其业务总监王国伟认为,统一对整体解决方案之“整体”准确含义的理解,或许是时下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施耐德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包含规划、设计以及采办,这种解决方案能节省电站建设过程中诸多环节上的成本,增加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收益。目前施耐德对外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电站集成商的整体路线,提高电站系统的采购周期,或者减少在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链。
  第二种:运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电站建设技术的整合运用,使光伏电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少使用电池板、线缆、逆变器等,提高发电量及发电效率从而实现减少成本与增加收益。
  王国伟认为,从电站建设来看,真正能决定成本与收益的是在设计阶段,尤其是方案设计,包括具体的产品规格和产品定位,这直接影响电站的投资收益。因此,施耐德的整体解决放案在这一阶段就会给投资商一个明确的定位。因为一旦设计定案,后续能改动的地方比较少,在施工上能压缩的成本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施耐德电器商务副总裁Daniel CHUA也表示,“电站建设成本与运行收益在实现光伏电并网之前还无法量化,需要等待光伏电并网才能看到实际的收益。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前期的建设投入,运行成本一时还看不到。按照国外的经验,真正的整体方案,其成本是减少的。”
  对于涉及电站成本的维护过程,Daniel CHUA表示,国内电站设计使用年限至少在20或者25年,甚至30年的使用寿命。这么长时间内,电站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不可避免。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投资方在计算成本与收益的时候,一般只按十年进行计算。
  对此他认为,如果投资方想把成本压缩十年内计算,从整体解决方案的角度,就应该加入系统以外的服务——远程监控。因为远程监控可以积累发电厂一年、两年甚至五年的发电数据,通过数据就能看到总工作量是多少,一旦系统出现故障,从中央控制室就能看到问题,并结合监控数据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因此可以大大压缩电站运营维护成本,并能提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国内电站投资商在核算的时候,更趋向于核算建设成本,给予运行成本的份额非常少。对此Daniel CHUA表示,欧美光伏电站建设比较成熟,值得借鉴的更多是一种理念。电站不是简单的发电体,每个个案都有特殊的要求和技术,有些技术很难从一个电站直接搬到另一个电站上。国外的气候条件、用电习惯和国内有比较大的差异,国内可能比较关注前期建设成本,而国外则是把建设和运行两部分综合起来考虑。这就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它不但能给予电站定位,还能把握运行对电站所多产生的影响。
  而针对设备采购环节。王国伟表示,目前商业电站客户越来越关注电站的稳定性、发电效率和衰减率等方面,因此产品性能越来越重要于价格,高性能产品的稳定性、发电效率和衰减率对于电站的未来收益将更加明显。“这也是我们在整体解决方案中牢牢把握采购环节的原因。”
  为了实现整体解决方案在采购环节上的优势,施耐德电气目前在光伏行业产业链上,除了电池片以外几乎含盖所有产品,从逆变器到汇流箱,从监控系统到表计系统等,在全球还有四个研发中心,这些都为施耐德在输配电业务及整体解决方案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