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国内光伏产业跌入“多事之秋”。临近 “6·30”,国内光伏企业一方面要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内市场的抢装;另一方面,还要腾出手来布局变动的国际市场,应对可能启动的“201”案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26日,美国光伏企业Suniva宣布破产,随即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6月初,国内光伏产业跌入“多事之秋”。临近 “6·30”,国内光伏企业一方面要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内市场的抢装;另一方面,还要腾出手来布局变动的国际市场,应对可能启动的“201”案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26日,美国光伏企业Suniva宣布破产,随即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201”条款,对非美国制造的所有太阳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制裁,设立最低进口价格。如若启用,将引起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震荡,对全球光伏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将远超之前的“双反”。
ITC于5月23日正式受理Suniva申诉,称将展开“201”条款调查,目标是“进口至美国的特定量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及部分或全数组装为其他产品者)是否对国内业界确实造成损害或威胁。”
根据“201”条款的作业流程,损害判断原将在2017年5月17日申请日后120天,亦即9月14日公告,但因ITC认定此项目“极为复杂”,预计将延迟至9月22日公布结果,并由特朗普在11月13日前公告是否实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5日,此前刚刚宣布破产的SolarWorld,以共同请愿者的身份支持Suniva。作为德国光伏制造业巨头,SolarWorld在欧、美太阳能供应链中被视为“悍将”,时而在欧、美对中国光伏祭起一波波贸易战。此次SolarWorld的加入,使得案情更加复杂化,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Frank Asbeck仍执意将自身企业的破产归咎于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
“我们曾在欧美地区打响反倾销战争,但倾销愈演愈烈,中国企业采取将制造地转移到周边国家等方法,绕过欧美的反倾销政策。”Frank Asbeck说。
或引起全球光伏巨震
相比“双反”条款, “201”条款作为美国贸易救济体系运作机制的基础条款,更具随意性和“杀伤性”。如果Suniva和SolarWorld的申请通过,意味着全球光伏贸易战将全面升级。
“双反”是各国都有的贸易政策,由美国商务部裁定,针对一个国家的进口,进口损害来自于不公平的价格优势。“201”条款则是美国特有的,授权总统采取行动,针对所有国家的进口,进口损害来自于公平却过度的国外竞争。
“中国光伏2010年尚占据全球份额不到5%,”IHS高级分析师胡丹从制造端给出数据分析,她说,“2016年,中国光伏占全球份额上升至40%,从硅料、硅片电池及晶硅组件的全球产能及中国产能的份额来看,每一段的产能比重都超五成,尤其是硅片段达到八成左右,这也是其他国家需要进行贸易战的原因。”
SolarWorld曾是全球第二大太阳能厂,但因生产成本不具竞争力及其财务压力,被业界认为其破产迟早会发生。而此时SolarWorld宣布破产,最令人担心的是将影响“201”案件的走势。
作者:钟银燕 董欣 来源: 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