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融资困局 光伏企业切入“互金”行业

2016-05-26 08:54:22 太阳能发电网
中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之际,光伏融资难问题隐现。

作者:卢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破解融资困局 光伏企业切入“互金”行业

   
  中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之际,光伏融资难问题隐现。
  2015年新增装机进一步增长至15.13GW,同比增长 42.74%。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占全球1/3,累计装机量达到全球第一。
  业内人士指出,光伏行业前端原料环节为技术密集型,进入门槛和垄断性较高,而电池制造和组件市场则聚集了大量的投资者,上下游产能的资源错配严重也导致了资金拖欠和支付结算的困难、商业信用的缺失,呈现出大量光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生态链现状。
  5月24-2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暨论坛(SNEC)上,如何解决行业内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各方热议焦点,结合互联网发展是共识,多家企业开始布局光伏互联网金融,但如何推进相关商业模式的建立仍需进一步探索。

  协鑫发布供应链金融平台
  5月23日,协鑫集团发布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国鑫所。国鑫所总裁兼CEO陈剑嵩在会上表示,国鑫所定位为“一站式综合能源金融服务平台”,成为协鑫集团在“能源+互联网+金融”业务上的延伸。
  据国鑫所副总裁叶辉介绍,“国鑫所平台上线试运行60天,总体交易额突破2亿元。”而在当天会上发布的一款价值2000万的产品,在两分钟内售完。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2015年底国家开始严厉整顿后进入转型,从野蛮生长阶段步入规范化和专业化,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几千家平台开始分化。
  目前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形成中小供应商、经销商围绕多家大型核心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但在产业链条中还有数个环节的交易结算不畅,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艰难。
  针对这一痛点,陈剑嵩表示:“很多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是为了融资而融资,是一种包装贸易行为,已经偏离了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国鑫所的供应链金融让整个交易环节全流程、可追溯、全透明,解决中国长期的多变债务链条过长的风险。”
  协鑫集成首席财务官生育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鑫所的建立“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谋划到探讨模式、落地,前后经历了十一个月。”
  在发布会上,国鑫所与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苏州金融交易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国鑫所与平安银行签订的协议,未来双方将在供应链金融和电子票据资产证券化领域展开合作。
  大量来自机构的低成本资金,也被生育新认为是国鑫所的优势之一。
  生育新指出,目前行业内也有其他同行在做互联网金融,但“商业模式跟我们完全不同,应该说不是竞争对手。”如果资产、融资团队、风控体系完全割裂,没有协同的平台,会导致高息成本资金与后续资产无法对等,无法持续,“必然只能发新产品去换旧的债务,模式将不可持续。”
  “我们在能源产业链上寻找核心企业进行合作,暂时不放开社会企业和个人。行业内的风险我熟悉,可以对客户资产做层层筛选,做尽调和评审。再将产品的最终资产和前端的资金一一匹配,降低兑付的风险。资产先到位才发产品。”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认为,“国鑫所的模式是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提供融资方案,再把这些产品通过互联网打包成标准化的投资产品在国鑫所进行销售,这样的模式门槛相对较高可以帮助协鑫将困在供应链的资金盘活,使电站开发的融资成本降低,间接降低每度电的成本。”


作者:卢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