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优化或成光伏产业新蓝海

2014-11-04 09:17:52 太阳能发电网
欧美“双反”余威尚在,国内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光伏电站开发正徐徐拉开大幕。但摩拳擦掌的中国光伏业在迎来春天之前,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困境。 近日,西部地区频繁曝出光伏电站质量问题。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一份报告,全国已调
  欧美“双反”余威尚在,国内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光伏电站开发正徐徐拉开大幕。但摩拳擦掌的中国光伏业在迎来春天之前,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困境。
  近日,西部地区频繁曝出光伏电站质量问题。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一份报告,全国已调查的425座太阳能电站中,30%建成3年以上电站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西部电站质量问题频出是早可以预见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企工程师告诉记者,前些年金太阳工程的高补贴和低验收标准造成很多西部电站存在严重质量隐患。
  “电站运营寿命是25年,后续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国电光伏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协祥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据记者了解,一些有预见性的光伏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应对并布局一个新的巨大市场——电池质量优化。
  损失几何
  2013年,中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装机达12.9吉瓦,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2014年中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将达到10~12吉瓦,占全球1/4。
  然而,鉴衡认证中心这份广为流传的报告却暴露出了相当不乐观的现状。据悉,甘肃某10兆瓦光伏电站,抽检发现高达58%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且年均衰减远远超出0.8%的正常范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实际上,我国西部地区光照丰富、土地低廉,是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场所,但也存在干旱少雨、风沙活动强烈等恶劣的自然环境。
  上述工程师告诉记者,环境温度太高会造成太阳能组件的发电功率降低,而风沙大则会造成封装材料腐蚀,并导致性能加速降低。
  据悉,目前我国在光伏项目招标中已经考虑了环境温度的影响,但对于风沙侵蚀还未有相应考虑。不过,随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台相关标准,国内也将很快同步。
  此外,由于光伏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任何一个小问题都能影响一整串电池,时刻体现出“木桶效应”。
  数据显示,以中国西部一类地区20兆瓦光伏电站为例,假设组件年功率衰减为0.8%,使用年限从 25 年下降为10年,那么光伏项目内部收益率会从11.39%下降为4.89%,投资收益净现值减少3.28元/瓦。而0.8%只是平均值,由于“木桶效应”,实际损失值更大。这将直接影响电站的投资回报率。
  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的几座电站也出现了质量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损失达几百万元。
  据此估算,我国由于电站质量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将是个庞大的数字。


作者: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gaot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