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光伏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10-07-14 10:11:33 太阳能发电网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各地的日益盛行,世界光伏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光伏化学品迎来了大发展时代。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5年全球光伏化学品市场规模仅为1.24亿美元,2008年就增至3.06亿美元,预计未来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至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猛增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各地的日益盛行,世界光伏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光伏化学品迎来了大发展时代。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5年全球光伏化学品市场规模仅为1.24亿美元,2008年就增至3.06亿美元,预计未来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至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猛增至28.08亿美元。
  太阳能的光电应用就是将照射到硅材料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流并存贮起来供生产、生活使用。目前,太阳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公用设施、商业设施和民用住宅等领域及无电网的区域。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被视作传统能源的新兴替代品,并成为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主要应对方案之一。
  

  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现状
  2009年,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可以用先抑后扬来概括,整个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产业景气度可谓惨淡之极。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再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光伏产业呈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正是由于下半年的高成长性,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并未如预期一样停滞不前,而是出现了小幅的增长。
  分区域来看,欧洲依然是全球光伏终端市场的重心所在,德国的主导地位依旧,而在西班牙市场大幅萎缩之后,意大利、捷克、法国的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白。而美国市场,随着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亚洲区域,由于2009年恢复面向家庭用途的补助制度,再次激发了民众参与太阳能光伏推广的热情,日本光伏市场重新回到高速增长轨道;而反观中国市场,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光伏厂商成本控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带动制造环节的优势继续扩大,但光伏产品过分依赖出口的现状并没有太大改变,国内应用仍然极其有限。
  

  两代光伏电池共同发展
  光伏产业所用的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单晶硅和非晶硅,且主要用于光伏电池制造中。多晶硅是最常见的结构,光电转换效率为15%~16%。单晶硅转换效率比多晶硅高2个百分点,但其生产成本亦更高。采用多晶硅和单晶硅的电池统称第一代光伏电池。
  非晶硅由于具有更薄、原料更省、吸收的光谱频段更广等优点,目前被广泛用于第二代光伏电池即薄膜技术电池。但非晶硅也有组件效能较低的缺点。另外,第二代光伏电池的技术还包括碲化镉薄膜技术。碲化镉具有较好的高温耐受性、在低光照的情况下比晶体硅表现更好及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目前碲化镉薄膜正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用于晶体硅制造的化学品用量占到整个光伏化学品市场用量的62%。预计随着非晶硅用量的持续增长,晶体硅制造用化学品所占比重将在2015年下降至57%,非晶硅的份额则将增长到43%。
  

  三大光伏化学品齐增
  光伏化学品按种类分为工业气体、湿法化学品和金属糊剂三大品种。工业气体、金属糊剂以及湿法化学品的2008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32亿美元、1.17亿美元和5590万美元。
  工业气体主要用于薄膜沉积等应用。光伏产业使用的工业气体质量要求最高,常见的品种有三氟化氮、硅烷和氨气等。
  湿法化学品包括各类酸、助剂、溶剂、氧化剂和三氯氧磷等,主要用于多晶硅制造中。由于多晶硅厂商数量增多、湿法化学品可实现循环利用,这两个有利因素刺激湿法化学品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增长态势。但是,非晶硅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将使湿法化学品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金属糊剂通常用于晶体硅光伏电池的黏合,以提高电池的光伏转换率。常见金属糊剂包括银糊剂和铝糊剂,其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与晶体硅光伏电池市场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
  光伏化学品市场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全球共有40余家公司活跃于该行业。欧美公司在这一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日本和中国光伏产业公司的市场份额正不断增加。
  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和美国同样看好光伏产业前景。加拿大已经启动了绿色能源与绿色经济行动,虽然目前该国已有的太阳能发电能力不足50兆瓦,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通过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国之一。不过,由于日本政府2005年停止了住宅补贴项目,该国的光伏市场实际处于停滞状态。相关专家认为,日本政府为了达到其制定的在2020年以前太阳能发电量累计达1400亿瓦的目标,住宅补贴将来可能恢复,从而继续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
  中国虽然在光伏电池和组件方面参与大量生产,但是95%的产品用于出口。不过,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广大乡村地区缺乏电网的局面决定了中国的太阳能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

  欧洲:走在光伏产业前列新兴市场势头迅猛
  光伏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市场对光伏化学品的需求量。
  目前,欧洲的光伏应用最为普遍。特别是德国,虽然其日晒值并非最高,但却是光伏产业最大的区域市场。早在1990年年底,德国政府就出台相关政府,鼓励太阳能的广泛应用。意大利则是欧洲首个实现太阳能成本与价格突破的国家,该国的太阳能价格将在2010年实现与电网平价。法国也正在加紧建设一系列光伏设施。西班牙在2008年大规模部署安装了不少光伏设备。
  太阳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Solarbuzz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6.43GW,欧洲国家共安装4.75GW,占全球需求量的比例接近74%。而在这其中,德国、意大利及捷克三个国家的安装量就达到4.07GW。
  德国主导地位依旧。从目前来看,德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终端市场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这一点从2009年中国不少厂商超过五成以上的产品都发往德国就可以看出。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及捷克两个新兴市场的强势崛起。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意大利相继出台了多个光伏能源应用方面的刺激政策和法规,除了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优惠上网电价回购政策,还对光伏应用总成本提供高达20%的资金补贴,并且很好地把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从而带动了意大利光伏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
  2009年意大


作者:赵华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