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的惩罚:光伏制造业洗牌逻辑

2014-05-02 22:18:09 太阳能发电网
由此衍生的后果将是:劣质光伏电站丛生、电站投资失败,继而全面影响光伏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声誉,最后光伏制造企业再次洗牌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文/于华鹏   一朝寒潮一朝暖。这句话用来形容光伏行业一点不为过。   在经历了2012年的欧

 

  由此衍生的后果将是:劣质光伏电站丛生、电站投资失败,继而全面影响光伏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声誉,最后光伏制造企业再次洗牌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文/于华鹏

  一朝寒潮一朝暖。这句话用来形容光伏行业一点不为过。

  在经历了2012年的欧美“双反”风波后,中国光伏行业开始逐渐复苏,特别是在去年多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国内光伏装机年增11.3吉瓦(百万千瓦),为此前历史总装机量的1.5倍。

  今年,国家能源局更是提出了新增装机14吉瓦的目标,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被有力地推开,加之“双反”风波后国外的出口渠道也已疏通,可以说,中国光伏产业的春天之门被彻底打开。

  也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从“分分合合”的剧烈变动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诸侯割据发展时期。不过,稳定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没有变化,一场由内而外的震荡正在形成变局。

  这场变局来自于价格,一方面,光伏产品的价格在“双反”前后落差近4倍,企业进入全面亏损或微利时代,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保证成本之上的微薄利润或高利润,开始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进行生产。

  由此衍生的后果将是:劣质光伏电站丛生、电站投资失败,继而全面影响光伏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声誉,最后光伏制造企业再次洗牌。

 

  复苏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双反”风波,此后开始全面进入调整期,面对处于寒潮低谷的光伏业,国家层面开始了拯救之旅。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个月都可以看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刺激政策出台。像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光伏国八条”)、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11月19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均渗透了拯救的味道。

  特别地,8月30日发布的《通知》,更是当年的重大利好,正式确定了地面电站及分布式电站的补贴电价,并决定自9月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作者:于华鹏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