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后:中国光伏再扩产,组件产能或过剩

2013-11-28 08:54:20 太阳能发电网
如果时间倒退回两个半月,赛维LDK会不会选择放弃将1.6GW的合肥基地出让给通威集团?“如果合肥基地运转不错,那么说不定现在可以补充赛维LDK紧张的现金流。”11月27日,浙江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此坦言,在光伏行业反转的大背景下,通威集团做了一批划算的买卖,“1.6GW的全新产能约需2

 

  如果时间倒退回两个半月,赛维LDK会不会选择放弃将1.6GW的合肥基地出让给通威集团?“如果合肥基地运转不错,那么说不定现在可以补充赛维LDK紧张的现金流。”11月27日,浙江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此坦言,在光伏行业反转的大背景下,通威集团做了一批划算的买卖,“1.6GW的全新产能约需20-22亿左右才能买到,通威才花了8.7亿”。

  记者获悉,目前包括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晶澳能源、晶科能源等国内光伏厂商已开始启动扩产计划,甚至台湾的新日光、绿能等已要求在明年一季度前投产;在国外,美国的SunPower、日本的夏普和京瓷的扩产已在进行中。

  上述企业未来一年的扩产规模超过3GW,约相当于2012年中国国内组件有效产能的10%。Solarbuzz光伏高级分析师廉锐称,目前光伏市场行情火爆。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安装量为35GW左右,较之2012年增长10%,“保守估计2013年光伏新增安装量可以达到42GW,较为乐观的预计为45GW”,由此成为大企业扩产动力。

  中盛光电CEO佘海峰对此持谨慎态度,其认为如果国内市场明年未能得到有效扩张,则有可能造成组件产能的过剩,“而且扩产都是在组件领域,同质化严重”。

  二次扩产

  前述浙江光伏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在扩产的巨头中,部分企业已完成扩产,有的计划在明年一季度时完工。其中,英利位处海南的基地已由此前的300M左右规模扩至1GW;天合光能将在盐城建设500MW的组件基地;晶澳能源则要在合肥新增1GW的组件厂;晶科能源则要在目前1.5GW产能的基础上在于2013年底扩至1.8GW,并于2014年达到2GW。

  早在2012年,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就提出彼时为光伏企业扩产最佳时机。在苗连生看来,光伏产业危机引发的企业倒闭浪潮,使得产业链上关键环节只剩下少数大型及超大型规模的企业存在,这些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以及不断扩产,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不断向平价上网迈进。“可以预见2-3年内,光伏产业在国内必将大规模发展。”



作者:梁钟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