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世界著名光伏专家马丁•格林教授
应第四届SNEC上海国际光伏大会组委会邀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超高效光电学研究中心兼任执行研究主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教授偕夫人玛格丽特•格林风尘仆仆自悉尼飞来上海。前天(5月3日)晚上,他在外滩一幢
——访世界著名光伏专家马丁•格林教授
应第四届SNEC上海国际光伏大会组委会邀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超高效光电学研究中心兼任执行研究主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教授偕夫人玛格丽特•格林风尘仆仆自悉尼飞来上海。前天(5月3日)晚上,他在外滩一幢典雅的老建筑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马丁•格林先生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光伏专家之一,人称“新世纪的‘普罗米修斯’”,也有人誉之为“世界光伏之父”。自1974年起,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马丁就立志“盗火”——投身于光伏发电事业。他说,当时他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成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小组才三个人,但是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利用光伏原理,利用硅的半导体性质,把无穷无尽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能源选择。
1983年开始,马丁团队不懈地努力,在硅片的效能转换率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在前后十多年时间里,他们累计至少把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了50%。与此同时,他还发明了埋入式接点太阳电池(Buried-Contact Solar Cell),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商业应用。
鉴于马丁•格林教授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诸多的国际荣誉:从1990年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的R.Cherry奖、1999年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的J.J.Ebers奖,1999年荣获澳大利亚国家奖,2002年荣获瑞典正确生活方式奖(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即俗称“诺贝尔环境奖”Alternative Nobel Prize),直至今天,他获得了无数奖章。全世界光伏业都铭记着这位“盗火者”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但马丁对光伏行业所作的最突出贡献还不仅于此。他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培养了大批光伏高级科技人才和产业人才。中国光伏界著名的施正荣博士(尚德电力的创始人、掌门人)、赵建华博士(南京中电公司)等,均出自他的门下。踩着这位巨人的肩膀,施,赵等许多人已成名成家,而马丁依然乐于充当一名普通的科学家,终年忙碌地奔走在实验室和世界各地的讲堂、论坛之间。
马丁•格林对中国的光伏产业非常关注。从八十年代首次访华时开始,他来华交流讲学次数之多已难以尽算,其中的主题大多围绕光伏发电。早在十年前,他就在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传统能源无论是总供应量还是生产方式、消费过程都存在很大的弊端;光伏能源在这三个方面都堪称最理想的替代新能源,势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世界上最大量的能源,并表示希望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光伏科技与应用方面迈出更大步伐。2007年9月,他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再次表示,世界太阳能市场开发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五年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必将成为世界市场的领头羊。话音刚落,当年年底,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量已赶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这些年记者曾多次采访马丁•格林教授。谈及这些往事,又听第四届SNEC上海国际光伏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米月介绍了本届参加本次光伏大会专家云集,以及本届SNEC光伏展览会有五大洲、1408家企业踊跃参展,以致展位紧张、供不应求的盛况时,马丁先生非常高兴。他赞扬说,“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世界光伏产业繁荣兴旺的一个缩影。”
记者提出,能否请马丁先生就中国光伏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提些建议。他略加沉吟,连说了几个“Quality”(质量)。他解说道,中国的产量已经移居世界第一,但要注意:应当争取以更高的质量,卖更好的价钱。目前很多中国公司都在制造太阳能电池,质量问题应引起更大的重视,要把最优质的太阳能供应给人类。
面对外滩和更南端世博园区璀灿的灯光,谈起世博会上由马丁教授的学生施正荣博士领衔建设的4个多兆瓦光伏发电设施,马丁对未来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充满憧憬。因此,当记者请他为中国读者写点什么时,他不假思索,欣然命笔,为中国光伏产业题下上述充满激情的词语,并为本届SNEC上海国际光伏大会致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期待光伏的未来更加辉煌!
作者: 来源:中国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