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期待了9个月之久的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项目名单和实施细则,或将在7月20日左右公布。
记者获悉,在经历了前后四次申报、反复摸底之后,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终于确定了每个省三个项目、发电总量在500兆瓦以内、终端度电补贴为0.35-0.45元之间、补贴期限为20年的细则。
6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会议,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参会的10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在7月10日前上报第一批示范区项目,获批的示范区在月底前启动建设。
按照一个地区最高500兆瓦的补贴规模计算,第一批14个示范区将带动约7吉瓦(1吉瓦=1000兆瓦)的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但NDP 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对此却并不乐观,在他看来,由于受资金限制,第一批示范项目只有2-3个项目能够启动,年内拉动的市场仅在200至300兆瓦之间。
光伏行业正处在低谷期,对于许多光伏企业来说,争夺示范项目仅仅意味着“跑马圈地”,但圈地后初始投资从哪里来,尚无定数。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介绍,目前光伏企业负债率逐渐增大,有的企业负债率高达85%,尤其是短期负债很高,再加上欧盟6月实施的“双反”临时关税,更让企业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行业现状,即将开启的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将何去何从?一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博弈已拉开帷幕。
政策目标或打折扣
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无资源枯竭的特点,国家能源局希望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来引导企业建设光伏电站,但对第一批示范项目有严格的总量控制。
2012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明确规定,每个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总量将控制在500兆瓦以内。
企业要想获得第一批72个示范项目的资格,却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