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原文标题: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800亿 光伏发电价格有变
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发展的态度和方向终于明确,并落于纸面。
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光伏发电的目标从21吉瓦调整为35吉瓦,更明确了分布式发电、光伏电站建设和国际市场的递进发展思路。
但也有专家指出了《意见》存在的软肋,35吉瓦意味着从今年起每年将有10吉瓦的装机增量,对于捉襟见肘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来讲,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据计算,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内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每年的资金缺口为800亿元,这同时意味着在电费中附加的8厘钱/度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必须翻番达到1.6分/度左右才能保证补贴资金到位。
另一方面,记者获悉,业界期盼的光伏发电补贴方案《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也将会在近期发布。目前的方案是,对大型光伏发电站实行四类地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0.8元/千瓦时、0.9元/千瓦时、1元/千瓦时和1.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为0.45元/千瓦时。
光伏新政:“救市”?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一经公布,光伏相关的概念股立即做出了市场反应,股价出现集体飙升,市场开始嗅到光伏产业春天的气息。
“应该说,《意见》对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梳理的比较到位,行业的问题都看到了,也都点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
据《意见》所述,中国光伏产业主要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
在孟宪淦看来,《意见》提出的“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市场为主,重点扶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四项基本原则是该文件的点睛之处。“四条原则集中了一个问题,就是政策管理问题,着重强调了作为一个整体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各自为政,另外文件还强调了市场机制,并将以此推动光伏产业的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等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救市,直接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