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
仔细观察奥巴马访华的一系列议程,中美双方回避了早前各界预测的贸易纠纷问题,反而签署了一些新能源领域合作协议,因此,新能源也被认为是两国最有可能进行进一步合作的领域,亦是未来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的重要开端。
今年9月,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反观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其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规划中,预计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研究替代能源。
从美方看,奥巴马总统冀望新能源开发为美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将美国带出经济危机的泥沼。从中国方面看,能源规划迫使经济增长寻求新的突破口,美国的先机技术与合作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这样的角度观察,中美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空间将无可限量。
奥巴马访华前夕,中美两国公司10月末签署了两国历史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合作项目。然而,事与愿违,该项目引发了美国媒体和业界的强烈反响,部分质疑声拿美国就业和技术输出问题说事儿。
美国媒体报道,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沈阳动力集团
《华尔街日报》2日的报道称,中国成为美国清洁能源政策的赢家,利用了美国政府对新能源的退税和补贴。《纽约时报》的读者也认为美国输出的是技术和工程,帮助了中国的就业。
在奥巴马访华期间,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 First Solar)公司与中国政府就合作建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
短时间内,两个中美之间合作的新能源项目都因为各自显著位置引发关注。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也发出过质疑:为何一家美国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企业来参与建造中国的电站项目,为什么不是中国的太阳能企业。
“这个太阳能光伏项目相当于中国光伏企业08年全年的产量。”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奥巴马不虚此行”。
一个在美国最大风电项目,一个在中国的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恰好应了那句中国老话:礼尚往来。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在中美新能源合作方面做出了清晰和坦诚的表态。美国杜克能源(Duke Energy Co.)、爱依思(AES Corp.)等电力行业重要公司纷纷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牵手,意在未来共同开发新能源。
以杜克能源为例,杜克能源有意在中国开展商用太阳能发电业务。自8月份以来,杜克能源已经签约华能两家中国公司,双方协议涉及在美开发太阳能以及从燃煤发电厂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杜克能源还表示,今后几年内还有意从中国市场融资。
合作是生意场上永恒的主题。温家宝总理在同奥巴马会谈时指出,“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彼伤。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如果中美两国搁置争议,今后世界的能源格局将呈现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