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昆柳龙直流工程将创17项世界第一

2020-08-06 06:35:36 太阳能发电网
7月31日,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提前实现阶段性投产,为经济快速复苏的大湾区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昆柳龙直流工程主要依托乌东德电站等向广东、广西输送云南水电。工程起始于云南昆北换流站,向广西柳


7月31日,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提前实现阶段性投产,为经济快速复苏的大湾区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昆柳龙直流工程主要依托乌东德电站等向广东、广西输送云南水电。工程起始于云南昆北换流站,向广西柳北换流站、广东龙门换流站分别送电,故简称“昆柳龙”。


它是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高速路”,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全长1452公里。工程于2018年12月份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242.6亿元,计划于2021年汛期前全部建成投产。


据悉,昆柳龙直流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创造17项世界纪录,包括世界上第一个±800kV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单站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具备架空线路故障自清除及再启动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这标志着我国直流输电工程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世界上首个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引领柔性直流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表示。

 


“最强心脏”


在昆柳龙直流工程之前,世界上的柔性直流工程多属于高压、超高压工程范围,将电压提高到±800千伏特高压等级,意味着所有技术规范、成套设计及成套设备都要从头研发。


2019年4月30日早6点,陕西西安。


当日,来自南方电网公司与多家柔直阀相关厂家的技术人员连续讨论技术细节超过12小时,终于敲定了适用于昆柳龙直流工程“中旁路晶闸管”的参数。


柔直阀对于工程的重要性类似于心脏之于人体,它是昆柳龙直流工程的关键设备,承担着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清洁水电转换为日常使用交流电的重任。


柔直阀的基本单元(细胞)是功率模块,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团队除了要通过提高制作工艺水平保证柔直换流阀功率模块可靠性外,还需使用技术手段确保单一模块在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


为此,公司研发出高可靠性“旁路技术”,为柔直阀加上层层保护,即便有模块出现故障,柔直阀也能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昆柳龙直流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


昆柳龙直流工程是首个多端混合特高压直流系统,所有新设备都要接连通过研制、现场调试等多个关口。随着昆柳龙直流工程实现阶段性投产,公司研发制造的首批特高压柔性直流成套设备将走出实验室,接受现实的严苛考验。


“最强大脑”


如果说柔直换流阀是工程的“心脏”,那么,多端混合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就是工程“大脑”。它功能多、系统复杂,性能要求高,对设备启停、功率升降、站间协调、执行保护等均起到关键作用。


作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研发面临巨大挑战。


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技术特性、控制方式各不相同。南方电网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把这两项技术叠加在一起。此举在世界上尚无任何工程经验可循。


在工程控制保护系统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通过高低阀组实现柔性直流±800千伏。此前,国内外专家大多认为,高低阀组串在一起不可控、很难实现。针对这些质疑,昆柳龙直流工程技术攻关团队逐条开展理论分析、仿真研究,最终方案令专家们交口称赞。


更难的是如何解决柔性直流工程架空线路故障自清除难题。以往,使用架空线路的柔性直流工程,一旦出现故障,只需要将直流系统与整个交流系统短暂脱离,等故障清除后再连接起来即可。这种方法对于输电容量达800万千瓦的昆柳龙直流工程来说损失太大。昆柳龙直流工程技术攻关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采用“全桥+半桥”混合桥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庞彩霞 蓝 望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