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集成多晶黑硅组件300W+量产 LeTID控制技术已产业化

2019-01-15 13:06:25 太阳能发电网
1月9日下午,由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光伏产业链创新合作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协鑫集成首席技术官张淳博士在会上作《高效多晶、铸造单晶电池及组件技术应用》主旨报告。张淳博士主要观点认为:·多晶黑硅PERC目前量产平均效率达到21%,对应60片组件功率300W+。·鑫单晶(铸锭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大规模量产组件的情况下,在20.4%左右不到的这样一个大规模量产效率的条件下,我们组件的290瓦以上比例,也达到80%几,这样随着电池的效率逐渐地提升,多晶黑硅PERC的平均档位到300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二个部分想交流一下关于鑫单晶目前的进展,目前生产了一千多万片,协鑫集成大概是生产了500万片电池。实际上鑫单晶的提效也是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可以看到在量产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起点不是很高。我们可以看到量产的平均效率21.2%左右,我们发现了几个主要的问题,我们先不说成本,主要是一些拖尾,就是左下角灰色的部分,同时谈到EL,还有它的光衰和三类片的分布。


还有就是在产线,我们选用不同的硅片,在小规模的试制,可以看到结合SE也好,可以做到21.7%、21.9%,证明鑫单晶可以做到这个效率。关于成本这块,这是目前我们这块的鑫单晶PERC每瓦的成本可能比湿法黑硅、干法黑硅,每瓦全成本贵几分钱左右,但是这样一个成本的降低空间还是巨大的。



这里的问题我们怎样解决,刚才王博士说我们的三类片一般是通过湿法黑硅完美解决。主要大批量的A类片是通过碱制绒这块,我们与王博士也有共同的观点。



同时EL,如果我们这样一个平均效率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由低效率造成的电池EL的现象,基本上可以消除,前期我们可以看到20.9%、21.1%在EL端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通过第一阶段150万片硅片的电池生产以及主要问题的发现,第二阶段又投入了大概300多万片电池的生产。通过这样一个电池、硅片的改善以及电池工艺的完善,那么第二批300多万片的电池平均效率达到了21.66%,接近21.7%的水平,当然这里有一个小圆圈是返工片的生产,可以忽略不计。



在300多万片的提质过程中,结合硅片的风险的改善,我们的效率提升又达到了新的高度,就是游达博士提到的,平均效率到了21.8%左右的平均效率。
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加强,尾部低效的分布就大量地减少,大量高效的分布21.8%、21.9%这样一个比例超过了50%,结合22%以上的,大概基本上是70%以上的比例。那么鑫单晶如果要跟直拉单晶PK或者是同台竞争,目前21.8%的效率是远不够的。



那么我们就说除了这样一个效率方面的改善,我们良率,500万片的生产大家可以看到,良率目前是可以达到95%的这样一个水平,当然这个良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到96%、97%都是必须的。



然后我们再看看这个组件,鑫单晶组件的这块,我们先选取了三个档位的组件,21.5%、21.6%、21.7%,主档位三个,我们看看它的档位分布的话,基本上主档位370瓦,365瓦也算一个小的档位。随着后续效率的提升,我们刚才说平均效率来到了21.8%,那么21.8%的平均效率,目前的组件CTM是不到96%,是偏低的,后续也有大的提升空间,现在的条件来估算,以全档位来分布的话,基本上370瓦和375瓦的比例会基本上占到70%左右。


效率根据研发的成果和单晶PERC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2019年底鑫单晶到22.2%这样一个平均量产效率,从目前的21.8到21.9%,然后再有零点几的提升,这第一步我们目前已经实现的,因为这是最新的提效结果。

 

 



作者: 来源:PV Lab 光伏实验室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